编者按: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策划的一个活动。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作家们走进乡村,感受火热的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写出了感人的乡村振兴故事。《海峡乡村》杂志从本期开始,专辟《乡村振兴故事》专栏,刊登这些故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是摆脱贫困之后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一项民生工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地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大胆创新,涌现了一大批好典型、好故事。每个故事都如细流,汇聚起来就是溪流,就可以观之全貌。每个故事都是实践中探索的一点经验,可以给人启迪,从而用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持续把乡村振兴故事讲的生动、讲的精彩,关键是实实在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我们期盼社会各界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好线索、好故事。

(联系人:蔡炎辉 13799977881 邮箱:fjsxczxyjh@163.com)

 


 

同心村枕山面海,风光秀美。林双伟/摄

 

听说连江安凯乡的同心村面积不大,却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引来不少游客。这引起笔者的兴趣,去安凯看看,也去那儿打个卡。

  

车从福州市区出发,沿着沈海高速到浦口出高速,顺着黄岐方向,一路欣赏海上风景,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大约20分钟时间,同心村进入视野。

  

车没有直接进入村庄,停在路口的观景平台边。站在平台上,俯视同心村,顿时心生一种浪漫的感觉:村庄位于海湾边,北靠厚实的大山,面向蔚蓝的大海,近处的村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建筑墙面多是粉红色装饰,看了觉得有几公精致,也有几多温馨浪漫。不远处的海湾里,浮箱一个挨着一个,好似海上牧场,阳光映照下,美不胜收。

 

打造文化品牌

 

进了村部,正在忙碌的村支部书记林连忠放下手中的工作,向笔者介绍了村情。同心村位于黄岐半岛北侧,东界黄岐镇后仑村,西邻安凯乡沙沃村,北濒“后才里”海域,与奇达村相望。全村陆域面积1.1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0亩,海岸线2200米。全村共1238人,主要从事鲍鱼、海蛎、海带等养殖。

  

这个人口只有千余人的小村,把乡村建设得有声有色,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国家级鲍鱼健康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殊荣,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佳处。

  

林连忠说:“带你去各处走走吧,看一看我们的村景,领略一下我们的海上风光。”

  

笔者仔细打量站在面前的壮实汉子:40出头、古铜色的圆脸,看上去朴实憨厚,笑起来特别开朗。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当村支书。他说,2008年开始,已经14个年头了。

  

赶往同心村的路上,我得知他还是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福州市劳动模范。

  

我们最先到的是同心鲍广场。广场正对着海湾,上面有两个心形的雕塑,两心交融,如鱼得水。地面上有三粒鲍鱼,寓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雕塑边上有一个手机形状的相框,专门用来供人拍照。之所以取名同心广场,一是缘于地名,因村名而取;另一个缘于产品,同心村盛产鲍鱼,打造“同心鲍”品牌是他们的梦想。

  

顺着林连忠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广场边一幢楼宇的墙面上写着“我要鲍鲍”四个大字。这是他们为鲍鱼产品做的IP,设计了“鲍帅”“鲍美”两个鲍鱼卡通形象。

  

同心鲍,让我想到丹麦的“美人鱼”。“美人鱼”童话家喻户晓,同心鲍抓住“同心”两字,将人的情感注入其中,讲好鲍鱼故事,提升鲍鱼的文化价值,将来也许能够有一个关于鲍鱼的美丽童话。

 

 

 

专业人士制定规划

 

顺着广场,我们又去了虎头山栈道、滨海公园、古码头等景点。站在观景平台上,美景尽收眼底。“这平台的位置选得好,造得也精美啊!”笔者感叹道。林连忠听到赞扬,颇有几分得意。

 

“这个点,你知道是怎么选出来的吗?”他说,在做村规划时,特地邀请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大师来村里采风,通过摄影视角捕捉最佳的采风点,以点寻线,展开同心村的规划。一番话,让我耳目一新,这样做规划还真不多见。摄影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有捕捉光影的独特见解,以点寻线,这点是美的亮点,这线是将美串起的连接线。

 

回到村中央的同心鲍广场,广场边上有一处咖啡小屋。我选择一个面向大海的位置坐下,透过落地玻璃,近处的广场和远处的海湾尽收眼底。“海边有时风大,坐在这里,可以一边品咖啡,一边悠闲地翻书、赏海边风光。”林连忠说。

 

笔者坐在那体会了一会,那种感觉,令人享受。

 

“村里的规划是你们自己搞的吗?”

 

连忠书记笑了笑说:“我们哪有这个能耐啊!养鲍鱼我们在行,知道什么时候要送到北方去度夏,什么时候再从北方拉回来,什么水温养殖要注意什么。可是搞规划,我们外行,不懂其中的道道。我们请了台湾的设计团队,他们扎在这里,详细地开展村情调研,多次与村民座谈,充分挖掘同心村‘我要鲍鲍’品牌IP独具一格的潜质和‘层次分明、山海相聚’的村庄潜质,确定了外新内老、顺应渔村自然成长肌理,针灸式提升的思路。在村庄内部,保留古厝记忆,通过局部点缀景观和增加夜景装饰来强化古朴浑厚的原生石厝景致。”

 

从他的介绍中,我看出了他对村庄的爱。

 

我站起来,在咖啡屋里巡看了一遍,以“我要鲍鲍”为主题的抱枕、T恤、帽子等摆在展示架上,供游人购买,这是他们“我要鲍鲍”IP的衍生产品。

 

这咖啡屋是谁经营的呢?

 

“这是我们新成立的渔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的。我们有了‘我要鲍鲍’这个IP,有品牌,就要运营,创造出品牌的价值。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运营,合作社占70%股份,农户占30%的股份,把集体利益和农民利益捆绑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林连忠说。

 

不论早期的清洁家园,还是后来的美丽乡村和现在的乡村振兴,同心村的着力点都在于把乡亲们组织起来,让乡亲们致富。“从小就听到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故事,我们就是要把分散的一根筷子聚成一把筷子。早期,村里就成立了鲍鱼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通过规模化生产,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林连忠说,建立生产合作社不仅规避了风险,还提高了科研水平,培育出皱纹盘鲍、绿杂鲍、黄金鲍等优质品种,产品远销各地。

 

成立合作社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第一步,成立同心渔旅发展有限公司,把村里的文旅资源整合起来,让农民参与其中是组织农民的第二步。下一步,同心村准备开发民宿、建设观日景点等文旅项目。展望未来,林连忠信心满满。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望着远处的鲍鱼养殖场,笔者问林连忠:“你家养鲍鱼吗?”他笑着说:“当然养了,只是比以前少多了。”坐在他旁边的连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说,林连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为了抓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把村子打造成明星村、网红村,他自己少养了很多鲍鱼,收入也相应减少了。林连忠听了后,笑着说这算不了什么。

 

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论官,不算官,但他们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人说,“村看村,户口户、群众看干部”,书记能不能模范带头,关乎一个村的发展,关乎党在这个村的凝聚力、战斗力。

 

“在村里工作,你觉得最应当抓好的是什么?”笔者向林连忠发问。

 

“我们村的支部建设,过去存在着‘陆上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等问题。”林连忠说,他们把沙澳海域50多名从事养殖生产的党员组织起来,创建了海上党支部。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创建了633党建工作模式:“6”即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开展宣传教育、协商议事、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工作;第一个“3”即党小组对海上养殖户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信息收集准确、意见反馈迅速、联络沟通畅通;第二个“3”即发挥党员、示范船、示范渔排等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人员管理、稳控应急等工作落实落细。

 

支部的作用和党员的作用发挥了,合作社的信用度也提升了。上个月,林连忠到银行谈为同心渔旅发展有限公司贷款的事,银行方面听完他的汇报后,不仅满足了贷款要求,还主动增加贷款额度,让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周转。

 

这件事,让村里意识到: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围绕发展、围绕民心。党建抓好了,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信用也就高了。

 

夜幕降临,笔者又一次来到同心鲍广场,望着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不经意地仰望,星星已经挂在天际。一个村落就如同天上一个星星,每颗星都明亮了,就是灯火璀璨的大地。

 

同心村,是广袤大地上的一颗星,林连忠正带着支部的成员全力点亮这颗星。

 

 

作者简介:陈元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文史馆馆员、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先后出版《走走想想看看》《致敬这座城》《银钗传奇》等文学作品10部,撰写的时评获全国人大新闻奖二等奖、省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1) | 同心村里绘同心圆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1) | 同心村里绘同心圆

2022年11月23日 16:10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