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邦村全貌
周末清晨,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清新的空气中透着丝丝暖意,我们驱车来到乡村旅游颇为热门的俞邦村。
俞邦村位于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北部,青山吐翠、流水潺潺,风景秀丽宜人。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沙县小吃第一村”赋能,近年来俞邦村深化文旅融合,做优“寻根追味”特色乡村游,独特的小吃文化和美丽的自然生态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福建金牌旅游村”“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荣誉称号。
龙凤桥
站在村口的停车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具有明清艺术风格的高大廊桥,桥头正中央刻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龙凤桥”。往里走,两边有休憩的座位,周围满是树木和花草,龙凤溪穿桥而过,有不少游客正坐在长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欣赏着小桥流水人家。廊桥富有文化艺术气息,抬头顶上是色彩鲜明的彩画,呈游龙戏珠样式。廊桥中部右侧设有供奉观音的大佛龛,观音像左右是金童玉女。最吸引人的是挂在廊檐上的照片,是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俞邦村考察时的情景,右边附有文字介绍,还有总书记对沙县小吃发展寄予厚望的语录。
沙县小吃第一村
出了廊桥左转,就进入了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一块巨石上刻着“沙县小吃第一村”七个红色大字,格外耀眼。游客们争相在大石前摄影留念。村口不远处有一口荷塘,这个季节正是荷花含羞待放的季节,放眼望去整片的荷塘让人看了满心欢喜。有的花瓣全都张开了,有的只露尖尖角,还是花骨朵,有的马上就要破裂开了。荷塘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木栈道,走在上面被花包围着,心情都愉悦起来!
荷花池
穿村而过,绿荫如盖的千年古樟引人注目,毕竟历经千年风雨,它似是一位老人,不可避免的佝偻着腰,长长的枝干遮蔽了整条道路,村民们最喜欢在茶余饭后,欢聚于古樟树下,吹着微风,聊聊家常,舒适惬意。樟树下有一方灵泉,红鲤在自由地嬉戏。灵泉又称尚书泉,它的泉水是在树底下的洞穴里,清澈见底,在绿树与花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明亮。
千年古樟
尚书巷
看古樟树和尚书泉,就可知俞邦村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村落了。俞邦村俞氏是征闽大将军俞朝凤的后裔,于北宋年间从汀州移居俞邦。宋代俞括中榜进士,官居承议郎、虔州通判;其子俞敷中榜进士,官居府尹;其孙俞肇中榜进士,官居户部尚书。古樟上方就有一尚书亭,据说是尚书待过的地方。“一门祖孙三进士,六代一将军一尚书一府尹”的佳话闻名遐迩,连苏东坡先生都赞曰,“盖世英杰,有其兄无其弟,有其父无其子,未若君世世相承也。”尚书文化在俞邦村影响深远,重视传承祖规家训,树立崇文尚德、清正廉明的良好家风现今犹存。
“寻根追味”小吃街
沿着宽大的水泥路面,向着村中心走去,就到了热热闹闹的“寻根追味”小吃街,两边红灯笼映照着琳琅满目的沙县小吃,新鲜出炉的蒸饺、烧麦、扁肉等各类沙县美食热气腾腾,香飘四溢,令人注目垂涎。街边小吃店高高挂起旌旗招牌,更显古韵。家家户户把餐台推到店门外,一掀开锅盖,烟火气扑面而来。除了最常见的“四大天王”,拌面、扁肉、炖罐和蒸饺,这里还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用米、薯、芋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小吃,芋饺、甜烧麦、金包银、米冻、碱面等等,品种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来到此地,定要品一品全面地道的沙县小吃,大饱口福。我们从街头吃到街尾,烫嘴豆腐口齿留香,回味无穷,金包银外酥里嫩、汤汁四溢,甜烧麦鲜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现场生意非常火爆,不过始终还是那个麻利快速的风格,基本上等个几分钟,就可以吃上热乎美味的小吃。
小吃民俗文化馆
沙县小吃四大金刚
沙县小吃引领国民小吃风骚几十年,是有着它绵延千年的历史渊源。吃完特色美食,来到夏茂特色小吃民俗馆,这里是沙县传统小吃文化的展示窗口,朴实复古的木质长屋里藏着沙县小吃的“前世”。沙县小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于当代,制作工艺通过血缘、业缘,代代相传。据记载,沙县小吃有200多种,很多都失传了。这些年,通过传承保护,已开发110种,39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馆内以当地节日庆典为主题,设喜宴、寿宴、婚宴等主题桌,摆放各类形象逼真的沙县特色小吃模型。在这里可以看到沙县小吃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到现在的转型升级,形成标准化产业链。看完,真的能切身感受到“沙县小吃第一村”荣誉背后的艰辛及勤劳带来的山乡巨变。
村中一隅
民宿
俞邦的美,随处可见,远处青山如黛,脚下溪水潺潺,一路上的人们都在拍照打卡,这真是一处好地方。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徜徉在后山森林公园,可感“鸟啼猿不见,花落树犹芳”;漫步于绿意环绕的俞邦慢道,观赏向远方绵延的花海;蜿蜒的龙峰溪就在身侧,潺潺流水送来夏日清凉;农家小院里花开蝶舞,庭前小桥流水,鱼鸭争游。新建成的联排小楼掩映在绿树溪水中,别有一番乡野风情。连这里的民宿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惬意与舒适,我们住的俞生有梦·精品民宿,各种涂鸦彩绘墙融入农耕文化和小吃文化,田园野趣扑面而来。
龙鳞坝
俞邦村如一幅美丽的画,百看不厌。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游廊桥、拜尚书、看樟树、酌清泉、品小吃,与绿水青山和人间百味邂逅,享受舌尖上的乡村之旅。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2023年4月刊)
【金牌旅游村】沙县俞邦村:小吃名村 美景如画
-
福建省省长赵龙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月18日,福建省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022年02月21日
-
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在福州举行
2023年6月2日,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休闲渔业+海洋牧场为主题,邀请了台湾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省内海洋与渔业行业相关部门的领导、院校师生、休闲渔业企业代表等150多人出席论坛,共同就两岸融合发展休闲渔业产业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商休闲渔业管理、开发、经营、推广等方面问题,助力我省渔业渔村振兴发展。
2023年06月0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26) | 平潭68小镇·乡村振兴
2010年,两岸通航,海峡号从平潭观音澳再度起航;丽娜号由台北翩然而至。澳前港华丽转型。渔人码头,灯火辉煌。沿海大道建成,沿路绿化,村居立面改造,灯光布置,民宿改造,雨后春笋。小渔村旧貌变新颜,景观观景,为老渔村披上盛装。猴研岛景区升级,设施完善、旅行规划进一步深化,游客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和远方”的看海福地。肩负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两岸共同家园建设,方兴未艾。一个崭新的地名,赫然诞生:68小镇。
2023年05月29日
-
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即将在福州举行
近日,记者从2023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休闲垂钓协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省海洋与渔业局、集美大学指导,省渔业行业协会、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将于6月2日在福州举行。
2023年05月26日
-
【金牌旅游村】德化潘祠村:富美乡村 田园仙境
近年来,雷峰镇潘祠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人文等优势,着力打造一条以“浪漫家园”为主题的具有德化特色的乡村游精品线路。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金牌旅游村、高级版绿盈乡村等称号。
2023年05月26日
- 2023-02-14
- 2022-12-30
- 2022-09-27
- 2022-08-11
- 2022-02-22
- 2021-11-17
- 2021-09-29
- 2021-09-25
-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