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汀江三洲段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长汀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坚持党建引领、连线成片、创新机制、共创富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水土流失治理两项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长汀县域样板。
关键词: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革命老区长汀;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
长汀县河田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核心区
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汀江上游,武夷山脉南端东侧,是闽粤赣三省交通枢纽和边陲要冲,为福建西大门。全县辖18个乡(镇)307个村(社区)、总人口55万,其中有17个农村乡镇29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2.6万,土地面积3104.1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属福建省第五大县。2019年列入福建省5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之一,有新桥、策武2个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河田镇露湖村等18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8个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长汀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红军故乡和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是享誉中外的世界客家首府,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水利部誉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拥有如此厚重的红色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客家文化和丰富的生态文化等四大文化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抓住中央支持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政策机遇,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具有长汀特色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之路,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实践课题。
一、长汀县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长汀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统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两项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有效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乡村振兴工作考评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其中2021、2022年度市对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均位居全市第一。长汀县先后被列入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数字乡村试点县、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试点县,获评全国县域农业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省平安县、省促进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励县。
长汀县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
(一)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五年“过渡期”期间,长汀县始终坚持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2021年以来拨付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3亿元,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1578.63元,增幅达11.64%,高于全省4.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3991元提高到2022年的22279元,增长59.2%。
(二)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充分运用水土流失治理精准治理深层治理成果,将美丽生态转向美丽经济,逐步构建涵盖粮食基础产业,河田鸡、槟榔芋2大特色支柱产业,畜牧、淡水渔业、果蔬、烟叶4大传统优势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长汀休闲食品2大新产业新业态的“1242”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1年,长汀河田鸡、米粉、腐竹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长汀县现代农业(河田鸡、槟榔芋)产业园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创建名单。到2022年底,建成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注册家庭农场2963家,成立合作社860个,入社成员3.64万户,注册资金达29.4亿元、生产基地26.23万亩,带动农民6.84万户。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53.1亿元提高到2022年73.6亿元,增长38.6%。
长汀林下河田鸡养殖
(三)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年-2020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获评福建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以治理裸房、空心房,拆除违法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创建美丽乡村建设“515”长汀模式,扎实开展集镇生态宜居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水环境治理、居住环境整治、风貌管控,有效提升农村建设品质,全县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4%,18个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创新开展生态共治监管改革,引进第三方公司实施全县生态综合巡查及镇村、河道保洁工作,实现镇村保洁一体化。2021年以来,已通过市级人居环境整治验收行政村有85个;创建高、中、初级版“绿盈乡村”276个,累计创建比例达95.17%。
(四)文化资源优势愈发彰显。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立文化馆、图书分馆23个、非遗传习所5个,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0个、农家书屋290个,实现图书下乡10万余册;注重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化、品牌化,加快国家级客家文化(长汀)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非遗项目47个、县级项目27个,入选非遗传承人34名。将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旅游”新途径,推出“闹春田”“百鸭宴”“游花灯”“杨梅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乡一品”旅游节庆活动,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2017年以来,成功入选省级森林养生城市,获评“中国长寿之乡”、省“文旅品牌强县正向激励项目”、省“首批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累计接待游客2605.55万人,旅游总收入达250.3亿元。
长汀县农民丰收节
(五)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创建,实施“红色铸魂”“头雁领航”“固本强基”“村财增收”“乡村善治”五大工程,开展“三级联抓”“周议月述季评”“五比五赛”“达标创星”“先锋引领”五大行动,着力提升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目前,全县实现村(社区)主干“一肩挑”,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1.17岁,高中以上学历占比73.33%;同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97人,每年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项目擂台赛,激发驻村第一书记的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热情,助推乡村振兴。深化文明村镇创建,18个乡(镇)申报县级以上文明乡(镇)、278个村申报县级以上文明村。强化法治乡村建设,累计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5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40个;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14个、市级17个、县级71个。
二、长汀县乡村振兴的主要经验
长汀县坚持新发展理念,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发挥四大文化优势,走活“五为”之路,打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革命圣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客家菜之乡等“五张牌”,以绿富美为目标,念好“生态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水土流失治理两项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探索长汀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走实“两山”转化路径,书写“五大振兴”文章,打造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长汀样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长汀,谱写高质量“富美长汀”新篇章。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宜居村庄——长汀县濯田镇寨头村(前后对比图)
(一)党建引领绘就振兴蓝图。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构建“县级组织推动、乡镇具体落实、部门合力共为、村级主体实施、村民积极参与、层层压实责任”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格局。二是充分发挥好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村党组织服务延伸到乡村产业上,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机制,纵深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引领产业振兴,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目前,长汀县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03家,其中党组织参与的占四分之一,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数量达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三是长汀县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在生态文明实践试验区和示范区建立生态党支部11个,设立“生态保护责任区”“绿地认养示范区”等综合体520个,创办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5.6万余户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
(二)连线成片打造振兴样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精心开展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布局,科学统筹产业联营、生态联建、设施联通、文化联兴、治理联动。一是强化试点示范效应。持续抓好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按照“点上示范、串点连线、连线成片、成片扩面”的试点示范工作思路,推进新桥、策武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8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8个省级实绩突出村等试点示范建设。二是突出串点连线成片。长汀县着力打造5条省级乡村振兴串点连线示范线,探索“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田园牧歌·七星闪耀”2个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推动“一乡一线”示范线建设,创建一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扩面,引领乡村振兴向整体推进、向全域拓展提升。
(三)创新机制探索振兴路径。着力构建长汀“五比五赛”促“五兴”打造乡村共同体激活内生动力模式。一是创新“五比五赛”比学赶超竞赛。开展比产业兴旺、赛产业发展,比生态宜居、赛村容村貌,比乡风文明、赛创建等级,比乡村治理、赛平安创建,比乡村建设、赛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共促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五园一舍五化”工作模式,推进“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巩固提升,高标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在打造“五园”方面,精心规划设计,因村因地制宜,把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空心房拆除后的拆后地、道路两侧的零散地、违法建筑拆后地变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乐园”。在打造“一舍”方面,引导村民利用附属房、空闲地修建养殖舍,以竹篱笆等方式,对散养鸡鸭进行圈养。在“五化”创建方面,以村庄、道路、庭院绿化为实施重点,推动实现村庄周围森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村民庭院花果化、村内集中绿地宜人化、河渠公路沿线风景化。三是创新“三个三”激活内生动力。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参与者,必须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持续开展好“三问”“三势”“三度”等“三个三”乡村振兴激发农民首创精神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农民全程参与、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长汀县乡村振兴“五个美丽”创建——美丽田园
“五个美丽”创建——美丽乡村庭院
(四)“五个美丽”激发振兴动能。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是评价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持续巩固农村生态修复成果,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以“五个美丽”释放“美丽经济”新动能。一是美丽乡村庭院标准化。2022年长汀被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及时制定出台《长汀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工作方案》,培育庭院经济重点乡(镇)4个、重点村29个,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新路径、新模式,拓宽小庭院助农增收渠道。如,馆前镇以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190余家米粉加工,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2亿元。二是美丽乡村微景观精品化。如在三洲镇三洲村国家传统古村落实施景观提升、文物保护修复、立面改造等项目,打造微景观,提升村落颜值,打造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三是美丽乡村小公园乡土化。如在策武镇南坑村利用银杏、红叶石楠景观衬托,就地取材修建小桥、流水、亭榭、广场等微景观,发展旅游经济。四是美丽田园产业化。利用田间空闲地,引入水保、农业、林业、社会资金,“村企、村社、村场”联合建设美丽田园。如在河田镇南塘村建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提质增效。五是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化。如在国家传统古村落古城镇丁黄村以“客家山寨”旅游品牌为龙头,丰富旅游业态,主题化开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五个美丽”创建——美丽乡村小公园
“五个美丽”创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五个美丽”创建——美丽乡村微景观
三、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长汀样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继承、拓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部署。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长汀样板建设。
(一)突出“宜居”要求,补齐长汀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生产生活条件便利化水平和村容村貌建设质量,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生活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乡愁承载安放的物质基础。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到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当前,长汀还有历史欠账和短板,尤其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不足。一是要把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提升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保障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全覆盖。持续加强乡镇集中供水能力建设,加快村级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二是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两治一拆”、集镇整治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推动农村公厕改造升级,全面普及卫生厕所,治理厕所粪污。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落实好村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确保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村庄全覆盖,全面有效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建立高效务实管用的清洁长效管护机制。三是要着力引导农村特色风貌建设,突出原生态乡土历史文化特点,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元素,因村制宜整体统筹谋划特色村庄建设,留住乡味乡愁乡情乡韵,“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要把道路交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完善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的交通条件,高效推进城乡运输服务一体化。此外,还要加强商贸物流、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创新农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长汀县“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示范片稻芋轮作产业带
(二)突出“宜业”要求,加快发展壮大长汀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保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脱贫致富共富的王道。一是要深入研究对接好《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以名城为基础、旅游为媒介、文化为内涵、美食为活力、康养为延伸,做深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响生态旅游,做精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做活美食产业,做好康养文章,推进长汀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围绕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发展河田鸡养殖和槟榔芋种植,加快推进河田鸡、槟榔芋产业基地建设,精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的空间。三是要把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为客家美食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生态绿色食材。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经济发展用地、融资贷款、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专项支持,积极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经营主体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道路,推进林药、林菌、林花、林禽、林果、林竹、林茶等林下经济模式提档升级,持续打造林下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县。
(三)突出“和美”要求,着力抓好文化育人惠民工程,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一是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两山”理论作为推动长汀乡村振兴的“定海神针”,鼓励镇村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主动下好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盘先手棋。二是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文旅与文创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长汀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突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有效治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推进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四位一体”文化强县建设,以城带乡深入推进长汀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长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农村法治建设、融入农村社会发展,让乡风文明融入农民日常生活当中。三是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活化利用,加大乡村非遗传习所、传统手工艺体验场所等建设,推动非遗、传统手工艺等与文化创意产业、乡村休闲观光游相结合,打造文化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活力。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农业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挖掘乡村地理文化、历史文化,讲好农产品品牌故事,挖掘透着乡情、乡俗、乡恋、乡愁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民俗与时尚创意融合起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乡村文化旅游消费。四是要着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让优秀家风文化成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生生不息、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基础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源泉、精神家园。(文/廖深洪 钟寿宁 赖进益 熊瑞春 邹建佳 丘有阳)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长汀样本”研究
-
全民反恐 共创平安——福安市公安局潭头派出所多举措开展反恐宣传活动
12月26日,福安市公安局潭头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反恐宣传。在全国反恐怖公共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开展此项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反恐工作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的反恐、防恐意识。
2024年12月31日
-
全国首个新林人协会在漳州市长泰区成立
12月26日,全国首个“新林人”协会在漳州市长泰区正式成立!来自长泰全区森林康养、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领域的精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2024年12月27日
-
福建农职院: 聚力农业新质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农科类院校独特作用和优势,不断开辟农业职教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在培育创新人才队伍、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为助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27日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丰”年好时景 共筑振兴梦
11月11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高素质农民学员产品展示活动”在学院福州首山校区举行。现场人潮涌动,省内外近40家企业参展。
2024年12月27日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走访百里八闽乡路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近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相思岭乡村旅游产业学院等共同组建基层服务践行团,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聚焦红色文旅,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联合开展为期6天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2月27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