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岩永定,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建筑,它们是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民居建筑,让乡愁永驻,龙岩市永定区加大了对古民居的保护力度,有计划实施了修缮工程。
连日来,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衍香楼的修缮现场一派繁忙,文物修缮的师傅们抢抓当下有利施工天气,正在进行糟朽木构件替换、瓦面翻新等工作。笔者了解到,施工所用的材料全部用人工按古法调配,尽量实现与土楼原貌无缝对接。
“我们采取整旧如故、修旧如旧原则,对衍香楼墙体、屋面、房顶等进行保护维修,提高衍香楼对抗自然损坏能力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古建筑原有的风貌。”福建土楼衍香楼修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付天说。
衍香楼坐落于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本体楼之一,占地约4300平方米的圆形土楼。楼内现存有许多清代石雕,木雕,及上百年的生产生活用具。由于人口外迁和长期雨水侵蚀,衍香楼出现了瓦面破损、屋檐木质结构开始糟朽,立柱、构件已断裂脱卯等问题,为保护好这座文化遗产,湖坑镇投入340多万元对衍香楼进行全面修缮加固,遵循“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原则,保留客家土楼的建筑风格,既突出历史文物的真实性,又合理发挥其功能,达到保护和利用“双赢”的目的。
“我们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切实按照保持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四原’要求,依据维修设计方案,对衍香楼古建筑进行现状整修、局部加固、排除病害、拆除不当搭建,补配损伤和遗失构件,恢复局部建筑原貌等,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保护衍香楼周边设施及楼内的一草一木,保证土楼整体的使用性和美观性。”福建土楼衍香楼修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江祥祯说道。
据了解,永定区现存土楼有23000多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六群四楼中,有三群二楼在永定境内,这些土楼在给永定旅游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给土楼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土楼破损的问题,永定区一方面出台了世遗保护条例,投入5000多万元分批次实施了危旧土楼抢险保护工程,另一方面,建立当地土楼维修的能工巧匠人员库,使土楼保护逐渐深入人心。
“修缮古建筑就是为了保护农耕文化的一个标本,给以后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我们以前先辈们耕读文化的一些遗产,我们要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遗产一代一代地保存下去。”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党支部书记苏胜辉表示。(通讯员/黄秋萍)
《海峡乡村》杂志投稿邮箱:hxxczzs@163.com
龙岩永定:保护修缮清代衍香楼 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
-
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4月2日,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福州举行。原省旅游局正厅级巡视员、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省文旅厅机关纪委书记、一级调研员苏前松,省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基民以及福州市、泉州市、晋江市、连江县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有关乡镇、村书记等30多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省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苏永青主持。
2025年04月03日
-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2025年04月02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系列报道⑯姐妹花的舞台
2025年03月31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⑮莲池春早
莲池村地处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中东部,北接高朱村,南连北埭村,东临海,西靠岛中心,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集体林地面积20多亩。村域东面拥有莲池沙、滩澳口,全村分为上莲池、上李、徐肖、下李、下陈4个片区。2015年获首批国家级乡村品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3年获省级“金牌旅游村”及“最美微景观村落”等30多种荣誉称号,也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5年03月31日
-
龙岩:执“千万工程”之笔 绘闽西沃野“丰”景
龙岩这片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始终秉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创新实施“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探索推广“六个共富”机制,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省委“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面貌华丽蜕变,不断绘就乡村振兴美好“丰”景。
2025年03月26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