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岩永定,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建筑,它们是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民居建筑,让乡愁永驻,龙岩市永定区加大了对古民居的保护力度,有计划实施了修缮工程。
连日来,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衍香楼的修缮现场一派繁忙,文物修缮的师傅们抢抓当下有利施工天气,正在进行糟朽木构件替换、瓦面翻新等工作。笔者了解到,施工所用的材料全部用人工按古法调配,尽量实现与土楼原貌无缝对接。
“我们采取整旧如故、修旧如旧原则,对衍香楼墙体、屋面、房顶等进行保护维修,提高衍香楼对抗自然损坏能力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古建筑原有的风貌。”福建土楼衍香楼修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付天说。
衍香楼坐落于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本体楼之一,占地约4300平方米的圆形土楼。楼内现存有许多清代石雕,木雕,及上百年的生产生活用具。由于人口外迁和长期雨水侵蚀,衍香楼出现了瓦面破损、屋檐木质结构开始糟朽,立柱、构件已断裂脱卯等问题,为保护好这座文化遗产,湖坑镇投入340多万元对衍香楼进行全面修缮加固,遵循“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原则,保留客家土楼的建筑风格,既突出历史文物的真实性,又合理发挥其功能,达到保护和利用“双赢”的目的。
“我们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切实按照保持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四原’要求,依据维修设计方案,对衍香楼古建筑进行现状整修、局部加固、排除病害、拆除不当搭建,补配损伤和遗失构件,恢复局部建筑原貌等,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保护衍香楼周边设施及楼内的一草一木,保证土楼整体的使用性和美观性。”福建土楼衍香楼修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江祥祯说道。
据了解,永定区现存土楼有23000多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六群四楼中,有三群二楼在永定境内,这些土楼在给永定旅游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给土楼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土楼破损的问题,永定区一方面出台了世遗保护条例,投入5000多万元分批次实施了危旧土楼抢险保护工程,另一方面,建立当地土楼维修的能工巧匠人员库,使土楼保护逐渐深入人心。
“修缮古建筑就是为了保护农耕文化的一个标本,给以后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我们以前先辈们耕读文化的一些遗产,我们要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遗产一代一代地保存下去。”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新南村党支部书记苏胜辉表示。(通讯员/黄秋萍)
《海峡乡村》杂志投稿邮箱:hxxczzs@163.com
龙岩永定:保护修缮清代衍香楼 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
-
福建省省长赵龙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月18日,福建省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022年02月21日
-
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在福州举行
2023年6月2日,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休闲渔业+海洋牧场为主题,邀请了台湾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省内海洋与渔业行业相关部门的领导、院校师生、休闲渔业企业代表等150多人出席论坛,共同就两岸融合发展休闲渔业产业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商休闲渔业管理、开发、经营、推广等方面问题,助力我省渔业渔村振兴发展。
2023年06月0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26) | 平潭68小镇·乡村振兴
2010年,两岸通航,海峡号从平潭观音澳再度起航;丽娜号由台北翩然而至。澳前港华丽转型。渔人码头,灯火辉煌。沿海大道建成,沿路绿化,村居立面改造,灯光布置,民宿改造,雨后春笋。小渔村旧貌变新颜,景观观景,为老渔村披上盛装。猴研岛景区升级,设施完善、旅行规划进一步深化,游客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和远方”的看海福地。肩负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两岸共同家园建设,方兴未艾。一个崭新的地名,赫然诞生:68小镇。
2023年05月29日
-
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即将在福州举行
近日,记者从2023海峡(福州)渔业周·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休闲垂钓协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省海洋与渔业局、集美大学指导,省渔业行业协会、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闽台休闲渔业论坛将于6月2日在福州举行。
2023年05月26日
-
【金牌旅游村】德化潘祠村:富美乡村 田园仙境
近年来,雷峰镇潘祠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人文等优势,着力打造一条以“浪漫家园”为主题的具有德化特色的乡村游精品线路。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金牌旅游村、高级版绿盈乡村等称号。
2023年05月26日
- 2023-02-14
- 2022-12-30
- 2022-09-27
- 2022-08-11
- 2022-02-22
- 2021-11-17
- 2021-09-29
- 2021-09-25
-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