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绿盈乡村”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寄寓了对“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憧憬和追求。从今日开始将连载本刊特别策划《绿盈乡村 美丽泉州入画来》,请读者们一同感受泉州乡村生态振兴的和谐画卷。

 

 

尽管已是隆冬时节,泉州山海间,广大乡村仍绿意盎然,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近年来,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梯次推动村庄提升“绿化、绿韵、绿态、绿魂”,逐步提升乡村生态宜居环境,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截至目前,泉州市累计建成绿盈乡村1856个,占比90.27%,其中,洛江区洪四村等114个村,永春县五里街镇、晋江市金井镇、南安市九都镇、安溪县桃舟乡、德化县水口镇等5个乡镇获评全省高级版绿乡村、绿盈乡镇。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保护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累计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鲍鱼)、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20个“国字号”殊荣,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人气最旺的目的地之一;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通过推进实施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治理复绿废矿区,完成“一灰一绿”的华丽转身,实现从“崩岗村”到“聚宝盆”的华丽蜕变;永春县桃城镇南星社区通过“建、拆、绿、清、管”等措施,持续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村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从城郊到沿海再到山区,在泉州,一个个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文明理念先进、生态产业品牌响亮并各具特色的绿盈乡村示范村竞相涌现,成为省级乡村生态振兴先进典型。

 

绿盈乡村,让泉州古老又崭新、传统且现代、静谧兼灵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人慕名而来,追寻乡村振兴背后的探索与实践,纵享生态文明赋予的诗意生活。

 

泉港: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基础

 

连绵起伏的山丘上,草木葳蕤、郁郁葱葱。

 

走进位于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西部的黄田村,满目苍翠,溪流潺潺。

 

青山绿水,泉港后花园涂岭

 

黄田村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5.8%,起源于九安山的黄田溪穿村而过。用好依山傍水的资源禀赋,该村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做好“山、水、游”三篇文章,持续改善村庄环境、发展生态种植和休闲旅游产业,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做好“山”的文章,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改造农田、兴修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出租、合作、独资等多种方式,建设万亩林果基地、花卉基地、万头猪牛羊养殖基地、千箱蜂蜜养殖基地,开发300亩生态红茶基地,打造了“玺堡”“黄田红”等原产地红茶品牌。

 

和谐共生,石化园区

 

做好“水”的文章,以创建“清新流域”样板工程为契机,先后投入资金近500万元,整治河道2.6公里,提升河道行洪能力,改变沿线脏乱差现象;投入资金530多万元,统筹沿岸生猪养殖等农业污染源整治;投入资金210万元,建成三座日处理量达20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以及7公里配套管网,切断水环境的污染源,确保黄田溪流域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以上水平,获评市级星级河道。

 

做好“游”的文章,引进乡贤投资建设黄田溪漂流项目,投入2600万元开发黄田生态旅游,建成福建首个天然活水的水上乐园项目,二期又新增投资500万元,用于打造花海、风车、木栈道,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同时,流转100亩土地用于花海项目,其中规划30亩种植观赏稻,让游客在欣赏花海的同时,获得割水稻、种水稻的农耕体验。

 

旅游开发不仅每年为黄田村增加村财政收入15万元,还让村民以旅游就业、经营农家乐、售卖旅游产品等形式,从生态游中获得真金白金的经济收益。

 

坝头溪菜堂桥湿地公园

 

美了乡村、兴了产业、火了生活,这样的生态振兴图景,也在泉港区界山镇的东张村徐徐铺展。

 

以前,东张村还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靠盐碱地每年种两季水稻维持生活,村里经济落后、村容村貌差。

 

“因为收入来源少,大量劳动力外流。最高峰时,全村3000多人有近一半人口外出务工。”对于过去的萧条景象,当地人记忆犹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优美的村庄该如何逆袭?

 

湖光秀色锦绣湖

 

从农业入手,东张村用心破“题”,答好乡村振兴考卷:在泉港区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引进企业对流转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3万元、为村民增收1万多元。

 

在此基础上,东张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果蔬包装收储、物流配送中心等农业配套项目,将农业产业链条由种养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业体系;此外还引进工艺油画、日用品厂、家具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带动1300多人就业。

 

“如今,全村本村村民只有200多人外出,还吸引了2000多个外来人口来村里就业。”东张村村委会负责人自豪地说,生态宜居造就幸福家园,大家在村里不仅工作得好还生活得有姿有色。

 

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东张村先后投入3650万元建成农贸市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建设系统、泉港区村级首座室内灯光篮球场、文体活动中心、村级休闲小公园、标准化农田设施等,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月为村里老人举办生日会,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油画创作美术展、益智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鼓队、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等,一步步“点亮”村庄,深受村民欢迎。

 

生态农业

 

难能可贵的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了村民心中理所应当的责任,目前村里8个公园广场的土地,均由村民自愿无偿让出。

 

绿盈乡村建设,也帮助泉港区涂岭镇秀溪村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2015年,秀溪村还是市级重点帮扶贫困村。该村地处偏远山区,村内主要种植甘蔗、枇杷、龙眼、油茶花等经济作物,10年前村内农副产品全部是由水果贩子转运外出售卖,价格低廉,农户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

 

近年来,该村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目标,全力打造“绿盈乡村”精品示范村,推动秀溪村由泉州市级重点帮扶贫困村逐渐蜕变。

 

蓝图已绘就,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

 

秀溪村以传统农业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兴旺:通过打造甘蔗采摘基地、建设古法红糖生产体验馆、糖潮秀观赏广场、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使秀溪村甘蔗基本脱销,每年可为农户增收160万元;引进优质品种,打造秀溪枇杷采摘基地,通过连续举办五届枇杷采摘节,使秀溪村枇杷由原来一斤2元到现在自行采摘一斤15元,并引导生产罐头酿、枇杷膏、枇杷酒等产品,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00多万元。

 

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百姓生活更美好

 

在各级资金扶持下,秀溪村把进村公路拓宽至7米,并进行水泥硬化;清淤整治全村内河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将3个自然村污水接入管网集中处理,建设3处旅游公厕,并配套建设百姓书房、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民生事业,昔日基础设施薄弱,污水横流、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农村变成了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来源_《海峡乡村》杂志2023年第11期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绿盈乡村 美丽泉州入画来|系列报道①泉港: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基础

绿盈乡村 美丽泉州入画来|系列报道①泉港: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基础

2024年2月22日 16:30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