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复苏的故事

——走进厦地

文_筱 陈

 

女儿发来短信,邀周末一起去屏南厦地村,说那里有一个网红书店,想去看看。我允了,自驾近两个小时,从福州出发去了离屏南县城七八公里远的厦地村。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心里却在嘀咕,书店开在乡村,有人光顾吗?

 

错落的老厝吟唱着古韵

 

下午 4 点多,我们到了厦地,最想造访的当然是书店。车子穿过一条窄小的土路,停在村边的停车场。我问一位游客,书店在哪里?他指了指不远处说,那就是书店。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片青绿的稻田边上坐落一座土墙老屋。我心里顿时起了疑问,这就是书店?眼睛平望,透过玻璃,几位年轻人坐在窗边低头阅读。顺着石阶走过一段小径,进了书店大门。书香气迎面扑来,土墙边月季花开得正旺,添了几分温馨。由古厝活化改造而成的书店,既有传统老宅的韵味,又有现代书店的气息。在老宅天井改造而成的阶梯式听课区域,有几个孩子正坐在阶梯上随意翻图书,四周摆放着图书和一些艺术品。拾级上了二楼,有一处吧台,为客人提供饮料。在几张方桌或是长桌边,几个读者一边品着饮料,一边翻阅着图书。我望着窗外,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目光顺着稻田延展, 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映入眼帘,夕阳映照稻田之上,民居之间,有几分辉煌,又有几分沧桑。走上三楼,从高处欣赏老宅,它巧妙地利用了原来的残垣断壁,与新建的钢梁相结合,既保留了老屋古朴的韵味,又洋溢现代的气息。

 

先锋书店内景

 

好惬意啊!我慢慢地体会它成为网红书店的缘由:久居于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体验耕读,放松自我,这样的日子一定很享受吧!

 

走出书店,我联系上了厦地古村保护开发团队的联络员。一照面,让我有些意外:一个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的女孩,操着一口外地口音。

 

“你不是本地人吧?”我问。姑娘自我介绍说:“我叫晓怡,从广东过来的,在这里已经有 7 年时间了。”

 

“你怎么认识厦地呢?”我又问。她笑了笑说:“我是通过网络招聘作为森克义社的义工过来。”她对我谈起了这个义工团队,谈到程美信老师,给我发来了程美信老师的文章《从家园意识中觉醒》。我认真阅读,文章中,程美信老师写道:“2015年夏天,因为拜访朋友第一次来到屏南。屏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让我惊讶的是这里还保存着许多完整的传统村落。”那年 8 月,他再次来到屏南,在走访了屏南众多古村之后,选择了厦地古村作为修缮保护的第一个对象。

 

之所以选择厦地,他在文章中说,他看中的是这里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这个村落启基于元,成形于明,鼎盛于清。20 世纪末,村民纷纷搬迁到村庄上游造房建屋,加上外出经商务工,学校撤并浪潮,老村逐渐空心化,只剩十几位老人生活在老宅中,老村处于荒废状态,我们边走边聊。我又一次回望田园,有些游客在稻田摆拍,把自己的身影融入田园之中。这田园好美!这片田也是我们乡村修缮的一个组成部分。这 100 多亩地原由各家各户种植,多是种各种蔬菜,田地不规整,看起来比较零乱。团队通过村委会把这 100多亩田租用过来,适当整理,每年种上一季稻子,一季的油菜花或是紫云英。晚春或是夏时稻田一派青绿;秋时,稻子成熟,秋阳映照,一片金黄;水稻收获后,几只老牛悠闲地在田地里啃着小草,透着秋后的意境;冬时,种上油菜,油菜花在风中摇曳。她说,田园是乡村延伸部分,也是留住人的重要方法。

 

一队女孩列成队走在田园里,寄情这处田园。早在唐时,就有山水田园诗派,“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脑海突然有这样的想法,从事乡村振兴的人,应当读一读唐诗宋词,在中华诗词中汲取乡村振兴的营养,寻找乡村的韵味。

 

晓怡领着我顺着石阶参观他们改造后的老厝,站在路口,举目仰望,老屋顺地势而筑,溪石砌起的护堤既扩大了土地面积,又保证了地基的安全。风雨侵蚀,不少护堤长着绿绿的青苔,与种在屋前的花草相互响应,沧桑中也有些浪漫。

 

村里的屋子多是木质结构。晓怡说,初来时,这里的许多木屋已经到了坍塌的边缘,柱子歪斜,近乎荒废。但美信老师看上的恰恰是800 多年古村的历史韵味。他们的团队是奔着乡村复苏来的,目的是把这些老屋修缮起来,不是以商业化为前提。修缮好后,才来考虑如何开发业态。走进幢幢已经修缮的老屋,木窗、土地、木柱,充满老屋的气息。走在村中的小道上, 一条小涧从高处往下,小溪中央怪石嶙峋,溪水蜿蜒潺流,小潭处,几尾小鱼游动,潭中小石长着菖蒲,给人一种自然率真的感觉。走在石块铺成的乡间小路,凹凸不平,经年累月的厮磨,有些石块油光可鉴。晓怡告诉我,他们在修缮时,绿化后山荒坡;拆除溪流小水坝,恢复自然活水;撬掉水泥硬化巷道,还原石头老路。他们所做的,就是把乡村的历史底蕴揭示出来。

 

古村修缮的路并不平坦,但这个团队不改修缮初心,如今,行走在村落之中,映入我的眼帘的是古韵展颜、风姿绰约的美丽村落。

 

一个外来的修缮团队如何处理与村民的关系呢?村委会出面与村民协调由村委会把近乎荒废的老宅旧屋承接过来,再交给团队修缮。在修缮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与村委会商量,由村委会与村民沟通,这样,处理关系就变得十分简单。即使是 100 多亩的水田,也是由村委会与村民签订转让合同。

 

村民对古村复苏支持吗?“支持啊!”晓怡说。村民看到自己濒临荒废的老宅得到修缮,重新焕发生机,心里当然高兴了。他们说,团队做了他们自己无力做的事。而我们呢,就是秉持修缮老宅、保护农民家园、保存乡村古韵的心愿,这一点,与村民的心愿高度契合。

 

老宅修缮后,如何利用?我在村落中转悠,咖啡馆、图书馆、影像馆、画室已经开业,民宿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这里落脚。走进一家湖南妹子开的咖啡屋,布置颇具特点,昏昏暗暗的光线,墙上一串风铃,叮叮当当,在碰撞中发出轻轻的响声。在门口不大的平台上,随意地摆放着一张方桌和两把铁艺靠背椅子,墙边的鲜花任性地开着,室内的窗台上边,一位游人品着咖啡欣赏着窗外的风景。这里真是个发呆的好地方。晓怡告诉我,就是要把这儿打造成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一个让生活节奏放慢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或是捧着一本书悠闲地读着,或是几个朋友围坐一块儿聊着天。夕阳将落时,看看古老村落的斑驳、欣赏一下村中袅袅炊烟;烟雨时,撑着一把油纸伞,走一走雨巷,看一看烟雨笼罩的田野……这样的生活,很有诗意。

 

游人留影古村青绿间

 

眼下的厦地,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村。借助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厦地一下子名声大噪,吸引了十几万游客慕名前来。过去人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如今,有媒体的加持,“酒香”已不怕巷子深了。

 

在村里,有一个森克义社,它原本只是一群在厦地古村跟随程美信老师学习艺术和拍电影的年轻人的小聚合。随着与古村联结的深入,这拨年轻人开始“不务正业”,利用各自所长,达成在古村乡镇展开公益工作的共识。于是,旨在“思而有行,行而思远”的森克义社得以诞生。他们一直关注儿童教育,除了每年为当地乡村学校开展义务教学或艺术活动等,2018 年,为了更好地深挖厦地书乡文化,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古村文化及教育价值,他们成功开展了“童行厦地”教育项目。我们相信“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推行家庭远行,“闲育”儿童。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开展“童行厦地”第六期的活动,22 个小朋友跟着晓怡学做比萨饼。她说,这个项目从最初自我运营转变为逐渐开放,他们期望“厦地古村”成为游学及度假闲育基地。

 

有些走出去务工的村民回到了厦地,他们把老宅修整,开起了民宿,办起了餐饮,古村正在苏醒。

 

我在厦地待了两个多小时,夜幕降临时,因为这里的民宿已经客满,只好另寻他处。那晚我头脑中一直思考,厦地古村的苏醒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乡村建设需要一批有情怀、懂乡村的人,乡村建设要突出体现乡村风韵,把乡村建设与田园景色一体打造,体现乡村的特色。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明,我们又去了一趟厦地村,又一次走进那片田野,走在村落的石阶上,晨雾轻漫,几声狗吠、几声鸡鸣,村落渐渐苏醒。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㉑古村复苏的故事——走进厦地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㉑古村复苏的故事——走进厦地

2024年6月28日 15:19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