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啼鸟唤晨曦,田间稻香花满园。放眼龙津大地,山林披绿、江河秀美。撤县改区三年来,福建长泰执“绿”为笔,以山川河流为文章,谱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努力实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长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巧妙地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融入旅游产业,打造了以天柱山、十里蓝山、半月山、长泰文庙和长泰漂流为核心的“三山一庙一漂流”旅游品牌。通过保护和传承古树、古桥、古厝、古庙、古琴等特色文化,长泰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城乡风貌,还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山区群众的就业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还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平衡,使“好风景”变成了“好钱景”。长泰先后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展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绿“添”景,改善生态环境

 

长泰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造林绿化工作,大力推广种植火力楠、枫香和福建山樱花等乡土珍贵阔叶树种473.3h㎡。持续优化林分结构,做到四季有花,四时有景,打造彩化、花化、香化等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着力整治“青山挂白”取成效,做好吴田矿山退矿复绿,2023年吴田山矿山完成25.6h㎡示范区生态修复,昔日裸露的矿山已经渐渐披上了一层“绿色”,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活力;林墩作为曾经全国最大的G654芝麻花岗岩石生产基地,为吃好“生态饭”将污染环境的石材厂拆除,进行复垦覆绿,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林墩高覆盖率和天然硼砂水温泉资源,打造半月山温泉小镇、狮山健康谷和观音山景区等生态旅游业。从昔日靠“卖石头”发家,到现在靠着“卖风景”发展,逐步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如今长泰全区绿意盎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现代农业(花卉)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以绿“养”民,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绿水青山有利于提高民生福祉,有利于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到枋洋水库欣赏“高峡出平湖”的壮观,到天柱山遇见“青山与大海”的邂逅,再到十里蓝山体验“玛琪雅朵花海”的浪漫,从要“走出去看风景”到自家“开门推窗有美景”,美丽风景触手可及,诗与远方就在眼前,长泰充分发挥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省级森林康养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天柱山、十里蓝山和半月山“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一批乡村森林生态旅游休闲观光项目,促进乡村振兴与森林旅游融合,带动山区林区增收致富,2023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次5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7.7%,实现旅游收入约53.5亿元,同比增长52.3%。充分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生态成果惠民,人民既能享受美好环境带来的幸福感,也能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收益“红利”,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让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绿“兴”村,建设宜居家园

 

长泰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裸房整治,加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让古树名木这一自然瑰宝发挥它人文、景观、生态、旅游的功能,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生态优势,创建陈巷镇、枋洋镇2个“省级森林城镇”和后坊村、锦鳞村等10个“省级森林村庄”。依托后坊三百亩的山水美景,打造流水濯心,诗意斫琴的龙人古琴文化村,春观桃花,夏闻荷香,秋赏金桂,冬享暖阳。在这里游人与青山为伴,与白鹭为友,朝沐晨曦,夕餐落霞,听琴品茗,岂不乐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长泰做足“生态+”文章,加快乡村转型,破解发展瓶颈,发挥地方生态优势,在全区构建林溪村山水畔、上蔡村果宿、白石作区花仙谷和亭下柚木谷等特色乡村旅游。从早期严重透支生态环境谋发展到如今做足“生态+”文章,长泰村庄走出了一条可借鉴的绿色发展之路,让好生态带来好日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长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长泰不断地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全方位提升和拓展,把绿水青山发展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旅游与森林、康养、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登山赏景、森林体验、温泉疗养、民俗美食和山间民宿等为代表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让游客从“看风景”到“留下来”,从“观光式旅游”到“停下来过生活”。绿色给长泰绘就靓丽风采,谱写了山水田园式美好的诗歌文章;绿色也给长泰带来了财富,引来无数游客,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充分体现。(文/黄勇士  徐炜坚)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执“绿”为笔 书写美丽长泰

执“绿”为笔 书写美丽长泰

2024年7月2日 14:12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