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赋动能

——芗城区石亭下高坑

文_苏水梅

 

芗城区石亭镇下高坑村小区门前小公园的凉亭,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聊心事、提建议,从家长里短到村庄建设、小区管理、村级经济发展……很多村级治理的“麻烦事”就在村民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迎刃而解。

 

下高坑离漳州市区不到十公里,曾经,许多村民都在市区买了房子,“老屋夜无灯,荒地杂草生”,村子空心化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行下高坑村旧村改造。如今,这里村民“主人翁”意识强,构建出乡村治理新模式,建立自治、共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成为一张“三治”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公园是村民议事和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自治·精细管理

 

下高坑村1.5平方公里范围内,驻有17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有一部分会租住在村民的自建房里。这样一来,大部分村民拥有比较固定的租金收入,但是也给村容村貌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村里有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400多人,现有党员84人。村里有专门的村民议事厅,定期开展村庄建设、小区管理道德评议等会议。到访过下高坑村的人都会为村里的干净整洁表示赞赏。“垃圾不落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最重要的是村里有一个由17位村民组成的“保洁小组”。“保洁小组”每天早上六点对村道、公园等场所进行第一次保洁,每天中午一点左右再对村庄进行第二次保洁。下高坑村文书告诉笔者,村里发放给保洁小组的补贴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元,但是大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都是穿着红马甲的,心里的自豪感是满满的。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为更进一步打造“宜居、幸福、富裕”的美丽乡村,2019年初,由村“两委”牵头,开展了旧公园是村民议事和娱乐休闲的好场所公园是村民议事和娱乐休闲的好场所村改造工程。干部们走家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再根据实践情况请专业人士提供可能性方案。村里给出了两种方案供村民选择,一是领取货币补偿,二是置换“下高坑小区”的套房。整个项目总面积约40亩,坚持“就地、惠民、可持续”的理念,按照“一轴一心两片区”的思路,从风貌特色、配套设施、生态建设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除布局居住建筑外,还建设公园、祠堂、停车场及其他与生活服务相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工程。

 

新村建设项目占地13亩,为楼栋式小区,由下村民集资2000余万元实施的旧村改造项目,拆除辖区内破旧房屋,建设宜居新房。按期保质完成新房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80户村民搬进了新家园。目前,下高坑村全面完成农村入户道路、污水纳管、垃圾分类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备养老睦邻点、农村体育设施、村卫生室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越来越美。从山水美到村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村民由衷感慨:“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就在我家旁边,建好后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生活在这里特别幸福。”

 

石亭镇下高坑村村大门(图源_海峡导报)

 

共治·精准施策

 

近年来,下高坑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建立卫生清扫保洁长效机制,做到“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下高坑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村。农村环境是如何做到这般干净整洁的?钟丽君说:“我们选出居民代表对全村362户居民实行‘分片包干’,每名居民代表挂钩10余户,将党员分成6组,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日常保洁由村和谐乡村促进会牵头,每月两次对保洁情况进行集中检查评比。”钟书记介绍,现在村里面的保洁员负责把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提出来,拉到驿站,镇里再转运出去。以前的污水到处流,现在生活污水集中放在污水处理站处理。

 

村里有个小型的菜市场,村民们每天早上卖菜特别方便。卖肉的、卖鸡鸭鱼、卖青菜的摊位一一排开,整齐有序。钟书记介绍,村民们开会后研究决定,每个摊位每天收取0.5元,专门请了一位保安,负责早市结束后的卫生清理工作。笔者发现,下午时间,市场里空荡荡的,各个摊位干净整洁,连一只苍蝇的影子也看不见。“保安很负责任,每天都用水管冲洗,把里里外外清理得干干净净。”钟书记的话为我们解开了疑惑。

 

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们的心也更团结了。2018年,下高坑村对村北一条村道进行拓宽改造,将道路宽度从2米多拓宽到5米多,但改造时需要拆除村民吴清明家的围墙近120平方米。当时,吴清明毫不迟疑,把自家围墙贡献出来,没有要求一分钱的赔偿。钟丽君介绍,全村几条总长1.5公里的村道拓宽改造,需要拆掉不少村民的房子或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村民们不仅没有一个提出赔偿要求,还自愿捐款,最少1000元,最多5000元,支持村道建设。

 

谈及这几年下高坑村的变化,老陈掰着手指数道,道路白改黑、18亩新村建设、212栋裸房完成了整治,50余栋房屋完成“平改坡”改造,新建2个农村公厕……对此,下高坑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恬静优美的人居环境,弥漫在村庄每个角落的文明气息,让到这里的人都纷纷感叹:“村里环境更好了,生活更加便利。相比城市,我们更想生活在这里。”

 

德治·精确引导

 

“你看,我们书屋的图书多齐全,每逢周一孩子们放学早也都愿意来。我们利用空闲时间翻翻书,真不错。”提起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下高坑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党群服务站”已经成为村民们爱去的“充电屋”和“致富站”,也成为新时代文明乡村的一张金名片。小小书屋散发出的芬芳书香,心理咨询室、公益上网服务场所、未成年人活动室、家长学校、党群之家、青年之家、邻里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共享职工之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时代文明走进了村民的生活,贴近了百姓的心,也升腾起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希望……

 

“原来这里还有个又脏又臭的池塘,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我们将其改造为村民文化公园,大力宣传社会文明新风尚。”钟丽君说,过去每到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或遇婚丧嫁娶等,大操大办、大吃大喝是常事,这种攀比之风一度成为村民头疼的事儿。

 

乡村的魅力,不仅在于亮丽的外表,更在于蕴含的文明程度。近年来,下高坑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和组织群众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传播文明理念,倡导移风易俗。下高村“两委”深知久久为功的道理,坚持加大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宣传活动,特别是村老年协会带头当起移风易俗宣传员,以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攀比之风不再有了。“村里有人家结婚办喜事,广场上的这个大屏幕就一直滚动播放新人们的婚纱照。喜庆得很,村民们一致叫好,都很拥护。”村民老陈对这样的变化十分满意。

 

“好政策、好措施让村民心里热乎乎的。”下高坑村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达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长期以来,下高坑村立足村情,努力打造现代乡村,村财收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被列入全省乡村振兴试点村。

 

如今,文明和谐、生态环保、规范有序的美丽宜居新农村形象成了下高坑村最亮眼的招牌;建设魅力四射、活力十足、动力无限的现代化下高坑也已成为村民们的普遍共识。下高坑人正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平安乡村建设,优化村民自治实践,塑造文明乡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魂”,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相信,只要肯奋斗,下高村人就能共同绘就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㊸“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赋动能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㊸“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赋动能

2024年9月5日 09:30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