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路漫漫,车蟒蛇,棠溪卷起李花雪。每年立春伊始,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就彰显出芙蓉仙子的神态,满山遍野一片雪白,处处浓郁着李花的芳香,让人享受一番棠溪村的春色“雪景”。
回眸辛丑春节正月初四,十多位高中同学相邀,乘着午后春阳,沿着交溪、武陵溪,驱车二十多公里,踏上芙蓉李之乡棠溪村,寻觅芙蓉仙子的影子,欣赏千年中国传统村落的风采。此刻此景,不禁浮想起宋朝文豪苏轼的《立春》词句:“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卷起杨花似雪花。”此时的芙蓉李花难道不似雪花吗?!
置身于雪白的李树花中,这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山坡上,田野里,小溪旁,房前屋后的玉树李花,呈现一幅美丽田园风光之画卷。洁白的李花清新淡雅,花虽小却质朴清纯,或含苞待放,或娇艳欲滴,时时飘来阵阵芳香,融入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扉,使人如痴如醉,仿佛步入亦真亦幻的人间仙境,让人徜徉于春意里,久久不愿离去。
每年都去欣赏棠溪,每年都有新的感受,每年棠溪村都呈现不一样的风景。每去一次都想提笔赞赏棠溪的美丽妖姿,每次又放下手中的笔,哪怕自己理解她不透,无法达到诗情画意,无法挖掘出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因为棠溪村不仅有芙蓉仙子的芳香,还有红的烙印,古的浑厚,茶的味道,绿的海洋,武陵溪的世外桃源。
千年的潭头镇棠溪村,原名棠濑村,依山徬水于景色怡人的武陵溪畔,新中国成立之后,方改称棠溪。翻开1946年坂中乡长汀村施家族谱序记载:“施四公,自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迁平溪棠濑。”从中可窥棠溪村开创者应为施姓,至今千年历史。然而现在和睦相处的棠溪村郑、陈、王、林、叶等35姓、3000多人家当中,却无施姓,不知何因,有待考证。
图:刘小旋摄
我钦佩棠溪村的古色文化,清澈的武陵溪水,缓缓从村中流过,遮荫蔽日的九棵古榕树,长着650多年的榕须,牵手古枫、古香樟、古栗古树群,与溪水相吻,让绿中缀红,水树相连,交融辉映,景色妩媚。古老的码头、木拱廊桥,给人一种深沉,仿佛向人们诉说昔日棠溪的辉煌:当年这里乃福安北部重要水路交通中枢,是通往寿宁、浙江泰顺的必经之路,棠溪街上涌现三十六鱼行、三十六酱行、三十六茶行。如今,静静的老街上,只能靠矗立在武陵溪畔的古榕守伴了。
漫步于典雅古朴的村中古巷,踏着清一色鹅卵石铺就的石路,那是棠溪村独特的风景,十多座“八扇八廊庑”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镶嵌于九条古街、九条古巷、九个古井之中,仿佛有着“诗和远方”的寄托,一座大厅堂上,至今高挂着光绪年间福宁知府赐予武举人“风高钟郝”的牌匾,深藏着浑厚的文化底蕴。难怪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眷恋棠溪村的茶色味道,她味道很浓,不仅盛产绿茶、红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工艺茶,还是频出“坦洋工夫”茶技师之地,坦洋工夫茶巴拿马获金奖,抹不开棠溪村茶技师的顶级功劳;棠溪村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茶生产地,年产25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丹桂飘香、秋水伊人、茉莉仙子、七仙下凡”工艺花茶,惹人心情舒畅,在品茶中享受美感。
跨过古廊桥,沿着村中小路,我们踏进那间古榕、古枫树旁的“棠溪古油坊”。岁月沧桑,曾经的棠溪村沿岸,坐落着二十多间老油坊,每年初冬茶油开榨时节,这里一派繁忙生产景象,乡亲们挑着一担担丰收的茶籽,云集油坊压榨茶油。聪明的棠溪人用河石在溪中拦起水坝,将溪水导引入油坊水车,利用水力和碾盘,将蒸煮熟、碾碎的茶籽油料,用稻杆压成圆饼装进树木凿成的油床中,再以石锤和木楔压榨出金黄透亮的茶籽油。如今,随着岁月的变迁、技术的现代化,这些油坊渐渐被社会淘汰,唯存这间老油坊仍在开榨,记载着当年的乡愁,传递着古老制作山茶油的技艺。
我敬仰棠溪村的红色烙印,新中国闽东两位开国少将都与棠溪村产生渊源:上世纪三十年代,陈挺将军在此闹革命、打民团;京剧《沙家浜》中指导员原型——黄烽将军则在此小学任教,从事红色活动。中共闽东地委副书记阮伯淇烈士还诞生于此,春阳暖和,步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阮伯淇烈士故居,但见大门墙上铭记着烈士的事迹:阮伯淇,又名阮风,笔名秋影,1918年8月13日出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参谋处参谋、副营长,中共福安临时工委组织部长和福安县委委员、赛岐武装抗敌大队政治指导员,中共福安县委书记,城工部闽东工委副书记,闽浙赣地下军司令部纵队司令员,闽东地委副书记等职。1948年2月,由于阮英平赴福州汇报工作途中,不幸遭歹徒暗杀;同年5月,阮伯淇也因此在闽浙赣省委“城工部事件”中被错杀,年仅30岁。
我仍然无法用手中之笔,描绘出棠溪美丽乡村的山欢水笑;我依然留恋棠溪村的李花雪月,依旧羡慕棠溪村芙蓉仙子的繁花似锦,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森林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我只能借用古代游客在棠溪木拱廊桥上的诗句,来告知依依不舍的离意:“折柳送君君别去,攀花赠我我辞行。虹影横斜天上下,箫声嘹亮日东西。”(文/叶子清)
棠溪卷起李花雪
-
福安潭头东昆村:“梅”好正当时 路畅业更兴
6月13日,在福安市潭头镇东昆村杨梅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红得发紫、带着晶莹露珠的东魁杨梅坠满枝头,格外诱人。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篮,准备运到周边市场销售。
2025年06月17日
-
【金牌旅游村】诏安县司下村:古韵新生 硒香四溢
在闽粤交界处的诏安县,坐落着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司下村。这里青山环抱,绿水萦绕,古韵悠长的土楼与漫山遍野的茶田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近年来,司下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富硒农业观光、土楼文化体验、研学教育基地”三大特色产业,并塑造了“茶山”“月亮桥”“星光大道”、黄花风铃木花海、朱顶红花海、特色客家土楼等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先后获得“省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绿色村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于2022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成为闽粤边界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
2025年06月17日
-
我社执行社长吴振宇的政协提案得到福安市关工委的书面答复
日前,第十四届福安市政协委员、《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吴振宇在福安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第139号),收到福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书面答复函(安关委函〔2025〕1号 答复类别:D类)。
2025年06月13日
-
【金牌旅游村】平潭青观顶村:山海交响 石厝成韵
在东海之滨的平潭岛上,隐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秘境——青观顶村。这里山海相拥,石厝成韵,既镌刻着千年渔村的沧桑印记,又焕发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近年来,这个曾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称号,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开一幅山海交融的诗意画卷。
2025年06月1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㉒涓涓细流汇成无疆大爱
埕边村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区附近的五里桥(安平桥)畔,是一座美丽的侨村。因为埕边村有一位喜欢文学的小学校长高志良,我以前多次做客埕边,并曾经用文字记录过观感。虽然离别三年,但我对于这座侨村依然充满感情。有一天,高志良在电话里说,他已退休,但村里各方面变化非常明显。他的话引起我的兴趣,于是便有了五四青年节的这一次重访。
2025年06月12日
- 2025-06-11
- 2025-06-10
- 2025-04-07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