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数据分析
福安潭头东昆村:“梅”好正当时 路畅业更兴
6月13日,在福安市潭头镇东昆村杨梅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红得发紫、带着晶莹露珠的东魁杨梅坠满枝头,格外诱人。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篮,准备运到周边市场销售。
2025-06-17
最新消息
福安市潭头镇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迎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六五环境日期间,福安市潭头镇以“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为标语,在棠溪村文化广场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凝聚全民合力,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2025-06-10
热点推荐
福安市潭头镇:扎实推进第四次文物普查 筑牢文物保护安全屏障
近日,福安市潭头镇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全镇文物场所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全力护好“家门口”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5-06-11
美丽乡村
埕边村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区附近的五里桥(安平桥)畔,是一座美丽的侨村。因为埕边村有一位喜欢文学的小学校长高志良,我以前多次做客埕边,并曾经用文字记录过观感。虽然离别三年,但我对于这座侨村依然充满感情。有一天,高志良在电话里说,他已退休,但村里各方面变化非常明显。他的话引起我的兴趣,于是便有了五四青年节的这一次重访。
在福建广袤的田野上,有一位90后姑娘,她叫谢兴萍,她以电商为桥,连接了乡村与城市,让滞销的脐橙变成了乡亲们眼中的“黄金果”,用她的智慧、勇气与爱,为家乡的橙子打开了新的销路,也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东美村凭借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深厚的渔村文化底蕴,结合东海仙境景区和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建设“景村一体化”示范样板区,打造“渔业+景区+村庄”的乡村旅游线路,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转型就业的问题,也推动了东美村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座古老的渔村正以景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唱响乡村振兴的“渔歌新韵”。2014年11月,东美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开发渔村文化,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旅游,渔村振兴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5月16日,福安市潭头镇邀请市农业农村局芙蓉李专班人员为当地果农作芙蓉李绿色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服务培训。
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走进这座背靠碧翠山峰、面向辽阔大海的村落。车子沿着草木葱茏、花团锦簇的环岛公路驶入村庄,村口矗立着引人注目的“革命老区基点村”的独特地理坐标。
4月16日,由《海峡乡村》杂志社、海峡乡村网共同主办的海峡乡村“采风创作基地”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举行揭牌仪式。原省旅游局副巡视员(副厅长级)、《海峡乡村》杂志社顾问陈维平,《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吴振宇,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严东,平潭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传琳等出席活动。
4月16日,原省旅游局副巡视员(副厅长级)、《海峡乡村》杂志社顾问陈维平,《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吴振宇等一行赴平潭综合实验区东美村就休闲渔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察看东美村人居环境整治、民宿建设、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了仙人井景区和平潭嘉佑渔业开发公司的渔旅融合发展项目并召开座谈会。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村火灾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期,潭头镇根据《福安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安消安办〔2025〕5号)文件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开展各重点领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为持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福安市潭头镇主动对接福安市残联,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4月10日,福安市残联办证中心吴莉莉主任带队,特别邀请闽东医院吴锦清主任、精疗院陈增雄主任,以入户、视频和集中残疾群众到潭头卫生院等方式,免费为25名残疾群众进行了残疾类别等级评定,推动潭头镇残疾人保障工作的扎实开展。
走进上杭县古田镇集镇北部的竹岭村,宛若走进竹子的世界。后山有竹,溪岸有竹,竹桥竹廊竹篱笆,公园里的“蒙古包”也是用竹子搭建的。远山、近水、青竹、黛瓦,构成美轮美奂的山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