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振宇   王芝英   江婷)南岩村,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位于潭头镇东北部山区,全村共有1300多人,辖南岩、外洋、洋山等3个自然村,是福安市老区基点村、全省人居环境示范村,闽东二三革命时期系安福县上中区苏维埃区政府驻地。毗陵西洋镜、千诗亭村,并与城阳镇、柘荣县黄柏乡交界,距福安市区25公里,对外交通主要依托村县道及104国道,主村距104国道10公里。这座古老的村落位于海拔650米的高山上,仿佛坐落在云端之上,而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给这样的村落带去了何种烟火气,使其焕发出新生机?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南岩村,为你揭开神秘的面纱。

 

南岩村全景图

 

南岩书院

 

 

古村焕“生机”    发展添活力
 


 

南岩村建村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素有闽东“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村内至今保留有明清时期的建筑42栋。


 

 

福安市本着“修旧如旧”“应保尽保”的原则,对南岩村的“式金厝”“下廊桥”“大王神龛”等古民居、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为活化利用提供条件。
 

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南岩村在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让全村资格村民每人200元入股参加“全员经济联合社”。经合社对全村山水田园林及房屋统一进行流转,由经合社统一对内村民和对外投资建设运营者进行经营运作。南岩村党支部书记王铃华说:“南岩村经合社是全村资格村民共同参加的经济活动组织,村里的所有经济组织的发展都是以他们(经合社)来运营的,经合社的利润收入归全民所有。”

 


 

南岩村将村委会办公大楼腾出来,改造成旅游民宿,唤醒沉睡资产;整合村中闲散碎片土地、闲置老宅流转入经合社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入浙江二位艺术家夫妇投资运营“10号文创小铺”,用BOT方式引进3位城关青年运营“7号迷鹿酒吧”。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南岩村实现了集体经营效益与个人收益的有机联结,凝聚了村民共建意识,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形成了“我的家园我参与,我的家园我谋划,我们的家园我们建设,我们的家园我们管理,我们的成果我们共享”共同发展的行动纲领。
 

南岩村两委和经合社还发动“南岩女儿”成立女子自愿者协会。该协会共有100多人报名参加,前期已集资了100多万元,计划投入亲子活动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项目;动员在外青年人成立自愿者协会,回村开展创业活动。

 

 

新兴的营销方式也带动着古村落的发展,南岩村直播点是南岩村全员经济联合社的农产品展销平台,由一处废旧场所改造而成。
 

走进美丽乡村,用镜头语言捕捉每一个动人时刻。从浙江来到南岩自主创业的一对中年夫妇,为村民带来南岩首次手机短视频课程,从最容易上手的短视频教学开始,帮助村民用手机记录南岩的日常生活,秀出南岩的瑰丽景色、古厝庙堂、群山巍峨。
 

通过短期教学,村民很快便成为能够运镜剪辑的初学者。村民们在古香古色的学堂中学会了摄影技巧、解读剧本文案,并将剧本文案转换为镜头的能力。记录南岩古村的一点一滴,向外界宣传南岩农特产品、人文景色,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助力乡村发展。
 

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今天南岩就有50多人每天都有小视频和抖音播出,其中50-60岁本村村民就有十几位。

 

南岩村在外姑娘回村直播


 

传承“红色”文化     讲好红色故事
 


 

安福县上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一)

 

安福县上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二)

 

安福县上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议事室)

 

1934年春,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建立,一场闽东大地的工农武装革命运动迅速兴起,南岩及周边的洋山、外洋群众积极响应革命号召,南岩村王锦文、王禄养等革命志士团结带领广大贫苦群众,先后建立南岩秘密农会、红带会(会址设在南岩里村王祯如与王禄明厝),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五抗”斗争。1934年7月,在叶飞、詹如柏、曾志等领导下,先后在南岩、洋山等,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穷苦人民的革命政权。1934年农历七月七日,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战机飞往南岩上空,投下三颗重弹进行猛烈轰炸。然而,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南岩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南岩村民王祝康、王全妹和王家法三位是参加抗日战争、华北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华中战争、解放西南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老战士。荣立多次战功的王祝康退役后考虑到当时国家的困难,自觉选择回乡务农,扎根农村,不遗余力地为家乡贫困山区的发展,鞠躬尽瘁,奉献余生。终身未娶,直到终老在家,始终没有给党和政府增添任何负担,深受人们的爱戴。
 

据村民王雁枝说,1968年,村里两位参加过“抗美援越”战争的战士,王全妹和王家法,也退役回家当农民,其中王全妹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那时,在村里常常听他们讲故事,耳濡目染这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战功卓著,却不事张扬。他们始终乐于奉献,甘为孺子牛的感人事迹,在孩子们心中潜移默化,很受教育和鼓舞!
 

村里三位参战老兵,目前只有已过耄耋之年的王全妹健在。他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他与妻儿经常回南岩古村小住,老有所为,释放余热,利用自身的经历,当好志愿者,为到村里旅游的游客进行红色印记讲解,赢得一片赞誉,获得无数掌声。他说:我与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相比,已经非常幸运的了。并且,不忘幽默一句,我是工、农、兵三个身份都兼有了。我现在也有三千多元的退休金以及残疾军人补助金,生活虽不算富足,但也衣食无忧了。还可以享受到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呢!如今,王全妹在南岩村义务给暑期夏令营的大中小学生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王全妹与夏令营的学生合影

 

 

 

“旧貌”换“新颜”    南岩焕发新生机
 


 

南岩村村内现存古民居数十座,主要为明清时期建筑,全部都是王氏后人居住,主要分为两个古民居群。古宅内现仍保有古井、古牌匾、古围联、古方桌、古案台、古石门、样式精美的柱础石、木雕、窗花、衣架、等等各具民俗风情的古文物。古民居建筑群造型各异、工艺精美,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高超的艺术内涵,高矮门楼结构,形态各异的封火墙、木架构独树一帜,其精美绝伦的木雕、石雕散发出古文化的幽香,创造了雄浑古优雅、豪华与实用的有机统一,突显先民崇尚儒家伦理道德、四经耕读文化、追求安宁恬淡的田园生活,造就了一个心境交融、人物和谐的极至氛围,极具学术研讨和旅游开发价值。
 

南岩村将古厝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人居环境整治、文创旅游、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传统村落,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全民参与共谋发展,古村新颜助力振兴。目前,围绕“研学+文创、带动旅游”的主线思路,南岩村22个规划项目正陆续投入建设。如今的南岩村,植入发展新业态,宛如一幅陈年水墨画,更似当代“富春山居图”。

 

 

农房整治方面,南岩村按照“统一奖助标准、统一灰雅色调、统一样式风格”,完成村内一期裸房立面改造提升,集中打造一片“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古建筑,确保民居与古建筑、山水雅致和谐。同时,以“见缝插针”方式强化主干道、巷道两旁绿植栽种,实现全村公共空间绿化率达到90%以上。
 

环境治理方面投资70多万元,南岩村的生活污水全部得到收集处理。建起生态环保公厕;将村口原先的垃圾填埋场改建成“金蟹哺浪”景观池;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卫生厕所,全村95%的农户完成改厕。
 

在南岩村很难看到垃圾落地,村两委和许多村民每天都会自觉拾起游客散落在地上的纸屑、烟蒂等。“近两年来对古厝修缮和房前屋后的整治绿化,村民累计投工投劳5000多个工日,自筹投入资金200多万元。”驻村第一书记吴木生说。
 

南岩村作为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村,村集体先后投资150多万元、群众自筹60多万元,对村内2条长2.6公里的主干道进行水泥路面硬化和边沟边坡建设;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对5条2.7公里的巷道以及其他较为重要村内通道,进行改造、修复、整治,并利用闲置空间建设观景台。通过争取各级资金对古建筑群、革命遗址等进行保护修缮,使原本破败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得以修缮,残墙断壁得以复原。村里还修建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村子“颜值”陡增,又恢复到南岩古韵。
 

如今的南岩村,成为“网红”打卡地和婚纱摄影基地,每逢节假日日均吸引本地和周边游客多1000人次。古厝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与周围的村落建筑浑然一体,日益增长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新南岩人”来这里寻求心灵的释放,为南岩注入了创意与活力,而静谧质朴的古村落也成为他们寻求内心宁静的“诗和远方”。为村民增收致富捧上了文创“金饭碗”。

 

南岩书画摄影展

 

南岩驿站

 

南岩客栈

 

南岩村停车场

 

 

乡村“才”集结     建设“振兴”路
 


 

福安市委市政府、潭头镇党委政府对南岩古村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十分关注,经常深入南岩现场指导工作,帮助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邀请了一批专家在南岩村设立“现场教学点”。这批专家深入南岩村开展现场调研,随后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与会人员就产教融合助力南岩村振兴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注重挖掘古村落传统文化、南岩功夫茶文化、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内涵和村落特色,深度开发文创产品、标杆茶产品,挖掘南岩药膳特色,打造美丽古村落和田园景观,采用教授问茶、自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推进农商旅融合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华康(右)、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国璋(中)与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俞道雄(左)到南岩村调研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叶敏(中)到南岩村调研

 

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王胜熙(左四)与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左五)共同为福建工程学院南岩实践基地揭牌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梁伟新(左一)到南岩村调研

 

宁德市委副书记曾智勇(中)到南岩村调研

 

福安市委书记叶其发(右二)与副书记林志生(右一)到南岩村调研

 

福州阳光学院师生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到该村的健康、环保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建设中。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在南岩设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实践与协同创新基地”,将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建筑设计、文旅开发等服务及教学实践、运营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各方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

 


 

吴木生说:“今后会有更多的院校和科研机构愿意跟我们这边签订合作协议,在我们南岩设立研学点,希望通过这些专家的帮忙,和我们全体村民的努力,让南岩村乡村振兴走出自己的一条特色道路。”依托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村民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结合学校专业建设,打造校外教学实践点,借助师生口口宣传,吸引人才回村创业就业,吸引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由点及面扩大南岩村的社会影响力。
 

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王胜熙介绍说:南岩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发展蓝图是以古建筑历史文化研究、研学劳动实践体验为抓手,以文创为载体,以创新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为“南岩发展模式”,引领新理念、开拓新视野,主动作为,与多个大学院校联袂合作,融研、学、产于一体,提升和打造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发展品牌。
 

经济发展品牌需要包装和宣传。福州阳光学院的林丽华老师正在带领她的团队制作生态植物手工肥皂。林丽华告诉我们,南岩手工肥皂是纯手工制作,它采用太子参等中草药为原料,从采摘花草、到清洗打浆入皂,再到脱模切割,晾干使用,要经过十大程序。制作流程是使用大自然的原料和植物油的科学配比,不同的模型制作出形状不同和五颜六色的纯手工皂,它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洗脸、洗手、洗碗、洗身体、洗头发等。同时还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制,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正抓紧制作一批中秋节送礼的手工纯天然肥皂。

 

供不应求的南岩手工皂

 

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旅游者正在购买手工皂,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林丽华用这样淳朴的动作语言来诠释淳朴的乡间生活,引起无数游客的向往之情,也带动了南岩手工皂品牌的发展。一位外号被称为“南岩李子柒”的90后女孩用自己做手工皂品的方式为南岩开启新媒体南岩模式。她已经在南岩居住了四年并准备长期驻扎在南岩。
 

在“南岩书院”,南岩亲子研学夏令营活动已井然有序地开展。福建省陶行知研学会副会长李寿全老师以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场景导入方式,为孩子们上了简短却生动、活泼、有趣的一课。李老师向我们讲述说:四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南岩当老师,我对南岩有很深的感情。在别具一格的课堂中,为期一周的南岩古村首期亲子研学夏令营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在城里生活长大的南岩村二代三代以及外乡的孩子们开始真正感受到南岩村的乡土独特韵味。

 

学生在南岩村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一)

 

 

学生在南岩村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二)

 

 

南岩亲子研学夏令营活动

 

孩子们在学习手工香皂的制作

 

 

 

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创意楼,由引进的浙江洪纬、周青夫妇两位艺术家作为孵化基地,他们将陆续引进新南岩人。
 

南岩村还整合村中土地和本土资源,开展松针白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培育种植;深入发掘古村历史、农耕、习俗、美食等文化内涵,传承制茶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立了“南岩工夫”“松针白茶”等系列品牌,实现年产值290多万,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
 

村民王兴宁是一家民宿的老板,据他介绍,如今住在民宿的游客在周末几乎是爆满状态,平时还有一些温州、福州赶过来的散客。来的游客多了,村里的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村民们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高,南岩村正朝着乡村振兴方向迈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及时为乡村尤其是产业薄弱村“雪中送炭”,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各地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的目标。近年来,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围绕建设“中国传统村落”,在加强村内古建筑修缮保护恢复南岩古韵的同时,通过成立全员经济联合社,整合当地产业资源,发展乡村文创旅游,促进村民增收,将古厝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人居环境整治、文创旅游、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打造了特色农业、休闲旅居等新业态,逐步走出一条以全村全员经济合作社为载体,以“研学+文创”带动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海峡乡村》杂志投稿邮箱:hxxczzs@163.com

网站首页    传统村落    福安南岩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福安南岩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2020年10月16日 08:5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