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村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东南部,离福州市120公里、距永泰县城50公里,紧临千年古镇嵩口镇约11公里。这里是福州市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的深山腹地,村内拥有175亩水域面积的大喜水库,13400亩生态公益林,大喜村是林业大村,曾有“远学美岭、近学大喜”的美称。2020年,大喜村被评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大喜全貌
来到大喜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看不尽的新绿:村中屋舍依山而建,房前屋后果树环绕;山后古木森森,翠竹千顷。车途劳顿,却并不影响驻足观赏这里的风光,若清晨前来,湖面与晨雾交合的风光更是他处难能一睹:花的芬芳、水的波澜、山的宁静、虫鸟的雀跃,这一切都让人卸下疲惫,心神向往。
沿着村道往前走,你就看到了一座上世纪影剧院的建筑。
虽然只有三层楼高,可在当年一个小村落,这就是“高楼平地起”的宏伟了。原来,上世纪这个小村落可是远近闻名的富村,有着“远学美岭,近学大喜”的美誉。13400亩的生态林,让这里成林业富村,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政府决定在村里兴修水利,建了大喜村水库。
沿村道继续前行约百米,右转入环水库的小道。这是来大喜村一定要去享受的美景——山水的亲昵,历史的碰撞。
观景平台
顺着小斜坡下去,道路上满是一块块挤挤挨挨的小石头,顽皮地挨着,让游客关注它的存在。小石头的缝隙间满是绿色的杂草,稍长些,就要漫过石头,抒发着自己的心情,让有些狂妄的小石子低下头来。这可真是大自然赐予大喜村的恩惠——石头。
据村民介绍说,小溪流到村口有大量的乱石丛。传说古时候有一位仙人曾经想把山里的石头赶往外面,结果刚到这里,就遇到一位白衣女子在浣洗。仙人想让她让路,谁知道那女子却说:我在这里,你能过去吗?仙人低头一看,原来是观音菩萨,自知没有能力,就悄然离去,丢下了一堆石头。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不由地被当地村民的质朴憨厚给感动了。他们憨厚、质朴的品质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
古桥
在这样满是绿苔藓的石头小路上漫步,左右都是竹篱的执着,他们要守护着树上果实盈盈的青梅,哪怕是落地的青梅,也要坚守着,期待主人来丰收。艳阳之下我一点也没有热的烦躁感觉,又被潺潺的流水声给吸引到水库的边缘了。
大喜风光
一座长约一百米的水泥石柱间隔桥,悄然映入我的眼帘。这也许是既省工、省钱又美观的桥梁。因为水流从山上下来到这里是一块开阔平地,水流也就舒缓了许多。村民们就利用天然的石头资源,在长约一百米的河道上,修起了这座“桥”。大约每隔三十厘米都立一根小水泥石柱,远远望去就是钢琴的键盘,通过石柱间的间隔让水顺畅地流下,发出了声响。难道这不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吗?尤其是你从它身上走过的时候,是否随着脚下的节奏,心情也自然融到流水声中?
在大喜村最博眼球的就是位于村庄中心,素有小“泸沽湖”之称的大喜水库。一池澄碧的湖水,仿佛嵌在青山中的绿色宝石。青山绵绵,湖水涟涟,温暖的春风带着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村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一砖一瓦,皆是一首首浪漫诗篇,让人们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慢下来。
放眼望去,又是水天相连的景致。我真想脱了衣服,亲身体验一下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妙。我没有这样做,不是我没有胆量,因为周边一个人影也找不到,我是担心自己破坏了这里的环境。
站在大喜水库上的观景台,环顾四周,漫山遍野开满清新纯白的李花,洁白而美丽。
再往前走,小路边的草丛里,不时会听到鸟鸣,或者会飞掠过一种不知名的小鸟。原来这里还是鸟类爱好者的实训营地,拥有国内13.5万会员。一座古时的山寨建筑扑入眼帘。在水波浩渺的景致里,它隐藏在路边的灌木林中。
这是“上下寨堡”。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约1730年),相传由大喜村民钟宜桂所建。时年,钟宜桂在大喜尼姑坪勤劳耕作,老天感其勤勉,其妻前往送饭途径尼姑坪下方大石头处,捡到一只母鸡和十八只“金银欢喜”。大年初一钟宜桂用一副担子在箩筐上方覆盖上稻草,把这些金银欢喜挑回家。路遇路人问道:你挑什么呀?钟宜桂也不隐瞒,说:挑金银欢喜回家。路人以为开玩笑,后来钟宜桂以这些金银欢喜在村里建起了上下两座寨堡居住,既防盗又防匪。后来两处都被土匪强占了,民国时期,政府派兵剿匪,寨堡也被荒废了,解放后曾经被大喜大队作为畜牧场养猪用。
陈坑是大喜的一个自然村,已经20多年没人居住。但陈坑自然生态保护良好,现还保存有很多直径达几十厘米的大树,是鸟类栖息的天堂,发现野生鸟类8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
通过建设观鸟摄影基地,让更多人关注大喜,关注濒危鸟类的生存环境,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健康的发展,并向全世界展示福州生态保护的成果。这里的一切生态,都象征着“一派喜气、大有作为”,这正是大喜村承载着的文化与精神,更是这里的生活态度。
夜晚降临,回到剧场,坐在剧院的戏台上享宴别具特色,蛋燕、满洲糕、九重粿、麻菇、白斩鸡,村子里居民们用属于他们的方式向旅客们宣扬着大喜的自豪,更有大喜蜜、大喜笋干、李果等一系列特色伴手礼,是自然与人们辛勤的劳作,诞生的丰厚赠礼。
“大”是大有作为,是落落大方。“喜”是一派喜气,是闻过则喜。“大喜”不仅是一个名字,也象征着这里的文化与精神。这里山清水秀云低,小桥流水乌啼,古寨竹篱水影,好一处世外桃源。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2021年第12期)
【金牌旅游村】永泰大喜村:赏一湖美景 享世外清闲
-
【金牌旅游村】永春县龙水村:漆篮之乡 慢享生活
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在那里有一座以漆篮闻名的小乡村,它就是被誉为“漆篮之乡”的龙水村。龙水村具有深厚的漆篮文化底蕴,以传承特色漆篮文化为出发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高级版“绿盈乡村”,被列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点,并于2021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金牌旅游村】三元区小蕉村:村在景中 景在村中
从喧嚣城市到静谧乡村需要多久?这次目的地给出的答案是“十多分钟”。小蕉村,距离三明市区仅13公里。那里群山环绕,溪水穿村而过,镜湖波光潋滟,村居整洁有序,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仿佛世外桃源。近年来,小蕉村持续致力于将农业景观、滨水景观、山林景观营造、保护与乡村人文资源的延续相结合,不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青山、镜湖、水杉、石桥相映成趣,游客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小蕉村成为三明河湖长卷中的一个焦点,于2021年获评“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举行
4月21日上午,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市饕餮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旅游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人大常委会指导,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主办。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4月27日
-
京东“春晓计划”走进泉州,商家0元开店、拿补贴投广告、上活动快速爆单
2025年04月10日
-
《海峡乡村》杂志 赋
2025年04月09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