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陶韵,瓷艺承新。为探寻蕴藏在“世界陶瓷之都”中的“福”文化,传承和弘扬陶瓷文化的深厚内涵,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泉州市德化县“福见瓷福”文化探寻实践队走进德化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此次深入基层,旨在于调研走访中发挥学科优势,在躬身实践里贡献青春力量,为德化陶瓷文化发展做“加号”。
“志愿+”
行动献礼“七一”建党节,倾心服务群众“办实事”。实践队此行恰逢“七一”建党节,为喜迎党的生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践队奔赴陶瓷博物馆以及顺美陶瓷文化世界寻找陶瓷文化中的“红色记忆”,并结合陶瓷文化,于德化博物馆门前搭建“志愿者驿站”。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实践队队员们集合讲红色故事、介绍陶瓷文化、现场游客指引、场馆秩序维护、义务讲解等多项职能于“志愿者驿站”之中,真正为到场群众“办实事”,发挥青年大学生的光与热。
“学科+”
用英语讲好“德化故事”,助力陶瓷文化“走出去”。作为一支以“英专生”为主的实践队伍,队员们提出了用英语讲好“德化故事”的宣传新思路。
“China”作为瓷器与中国共同的英文代称,许多国家因瓷器而认识中国,实践队队员们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利用专业知识,研究陶瓷用语的翻译策略,支持帮助外国友人“走进来”;另一方面,将德化陶瓷的故事用英语进行生动演绎,最终形成“用英语讲德化故事”的一系列短视频,并运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向世界青年介绍来自中国德化的陶瓷文化,推动陶瓷文化“走出去”。
“互联网+”
依托新媒体传播矩阵,赋能陶瓷文化“热起来”。为进一步发挥实践队宣传作用,实践队前往屈斗宫古窑址开展“我在德化窑址拍大片”摄影宣传活动,并精心筹备了一场以“讲德化故事,赏白瓷风采”为主题的直播活动。
此次直播,实践队有幸邀请到省级陶瓷艺术大师王祖掌老师坐镇直播间,大师与队员们一同从陶瓷文化、趣游德化、白瓷鉴赏、大师分享、产品推介五个方面展开分享,穿插问答及观众互动环节,直播时长近三个小时,观众人数近千人次,点赞次数近十万,让更多的人认识陶瓷文化,感受瓷都德化的魅力。
“‘福’文化+”
探索福文化生命力,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此行,实践队在德化陶瓷中“寻福”,旨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队员们走访场馆、走进企业,特邀张明贵陶瓷艺术大师莅临现场宣讲“陶瓷中的‘福’文化”,并带领队员们手把手“注福字”、“捏福花”、“塑福像”在陶瓷“DIY”中感悟福文化的“前世今生”。
同时,队员们在游客集中区开展“福气满满,瓷乐融融”为主题的“集五福”小游戏,并在现场通过问卷、采访等形式调研“福”文化的发展现状,形成调研报告,让更多的人认识福文化、走进福文化。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大学生奔赴基层,学思践悟的一节生动“实践课”,更是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励志笃行的一场“大思政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福见瓷福”文化探寻实践队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探索青年人所能给基层带来的更多“加号”,为青春在基层的淬炼中熠熠闪光!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林昊添/文 陈静 吴惠玲/图)
【金山学子三下乡】实践队赴德化县为“中国白”注入“青春红”探索陶瓷文化发展中的“加号”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⑨田野上的新飞跃
2025年01月09日
-
向绿 向新 向未来——周宁连续三年获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年终岁末,在周宁县的群山峻岭之间,处处迸发着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周宁县调后线(Y501)公路工程调羹际至山头段建设工地施工正酣,挖掘机、吊装机忙着疏理通道、运输钢架砖石;福建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磨刃区生产设备全线开动;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源源不断地输出潺潺绿电……
2025年01月09日
-
赖进益: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建设的长汀实践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领袖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饱含着对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殷切希望。而之前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九次重要指示批示,饱含着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谆谆嘱托,既是对革命老区长汀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勉励,也是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励和鼓舞,更是对我们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奋斗指引。
2025年01月07日
-
《海峡乡村》杂志社调研组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精神,12月26日,《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泉州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吴振宇一行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01月0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⑧惠屿电影岛
惠屿岛其实是一个建制村,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403户1400多人,曾是全市最贫困村庄,后来竟然从所在泉港区的倒数第一逆袭为第一村,更是入选了全国和美海岛,获评“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号。
2025年01月03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