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军文旅小镇——大田村
文_绿 笙
少年红军文化主题公园(图源_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2023年4月15日,当我踏着石阶上的零星落叶前往大田村后山拜谒高传遴烈士英灵时,出村后山路边那棵威武的青杉碧绿如洗,无言伫立,如这座承接了烈士英魂青山的守卫。雨后晴空,正是暮春春笋疯长季节,破土而出的笋尖和已蹿出两人多高的春笋雨后拔节的声响深藏于山林之间。当然,在大田这片土地上,苏区时代枪声一直就在历史的天空回响,时时警醒人们历史相去不远,那些似被时间尘封的故事并没有逝去。现在,我伫立在高传遴烈士墓前,对着高传遴和那些牺牲在大田山水间的红军不朽英灵深深鞠了三躬。
苏区少先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下的工农劳动青年半军事性群众组织,队员年龄为16—23岁,自1933年3月建黎泰三县少先队合编为建黎泰模范少先师以来,已先后配合建黎泰独立师打了几场硬仗。4月上旬,江西省军区司令陈毅到建宁前线视察工作时,专电向中央局、总司令部建议“努力扩大少先师,请改番号另编一师”,并提议调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高传遴任师政委,模范少先师加强了领导力量,人员也进一步扩大,对少先师工作提出明确目标。4月21日,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在新桥集体宣誓加入红军。
然而,正是少年红军们士气正旺之时,1933年5月15日晚,却发生了师长枪杀政委高传遴后叛变投敌的政治事件。当然,这个严重的事件没有动摇少年红军的革命信念,6月初,建黎泰模范少先师与建黎泰独立师一部合编为闽赣军区独立第1师,月底再次改编为红21师61团,继续在大田、新桥一带活动。革命的火种没有熄灭!后来,少年红军又编入东方军主力入闽作战,跟随红十军团北上抗日……一进入大田村,村口的红军雕塑提醒我从这一刻就踏上一片红色的土地。瑞溪从峨眉峰奔涌而来,翻山越岭来到大田,也给了大田历史上的一个名字——瑞田。在那个风雨如磐的烽火岁月,这里是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区域之一,第四次反“围剿”期间成为泰宁最后一块完整红色区域。泰宁县委、区革委会(苏维埃政府)在大田建立党支部和革委会,大田成为红军主力纵横闽赣苏区的战略通道和军队休整、补充兵员之地。
红军桥
此刻,瑞溪两岸迎风招展的“苏区模范少年先锋师”和“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两面军旗,在猎猎作响中诉说着当年的少年红军故事。走过显然新建的“红军桥”,随行的当地乡政府领导告诉我,当年这座桥是一条简易的木头桥,两根硕大的木头架于河岸,少共国际师的少年红军们就从这座桥过瑞溪奔赴战场。少共国际师,这是苏区时代与大田结缘的另一支声名显赫的少年红军队伍。它由中央苏区少年先锋组建而成,属中央红军。
历史似乎有意在大田制造这个惊人的巧合,前后时隔两年,两支少年红军队伍都在大田烙下深深的历史印迹,与少共国际师一样,建黎泰模范少先师的番号仅存120天。然而,这两支英雄的部队都在战火的淬炼中锻造出先锋少年、淬火成钢、信念坚定、英勇向前的可贵精神品质。史料记载,1933年5月,泰宁县提前超额完成中央局下达的创建少共国际师的任务,仅大田、溪口两区就扩大少先队组织190多人,编制成模范少先队两个连加入少共国际师。史料记载,大田籍革命烈士有54位,其中15位在湘江战役中牺牲。
正如当年少共国际师的红小鬼、开国将军肖华的诗所写:“少年有志报神州,一万虎犊带吴钩。浴血闽赣锐无敌,长征路上显身手。”在大田流传着众多“带吴钩”虎犊少年的故事,红色邮递员廖庆良、勇跳“红军崖”的李火兴、年少的“老团长”杨功民、少年英雄叶开基、英雄虎胆邬兴汉,这些“带吴钩”的少年红军故事不仅留存史料里,成为流传于大田山水间的民间传说,而且展现在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少年红军”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研学基地。
2017年10月,当大田村被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列入“中央红军村”起,大田乡党委、政府就开始在以红色苏区为底色的基础上谋划整个村的发展。依托大田苏区红色资源,大力建设“中央少年红军文旅小镇”,围绕“一心一轴五区四节点”(一心:少年红军展览馆;一轴:中央红军村红色记忆;五区:游客综合接待区、红色革命文化展示区、红军农耕生产活动区、山地革命体验区、红色山林景观游憩区;四节点:大田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少年红军礼堂、少年红军主题公园)总体布局,积极创建红色主题教育基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做大做强红色苏区文化旅游产业。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向全乡百岁老人、老党员、老干部收集红色物件30多件,将少年红军文旅小镇打造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紧密结合,把大田红色元素融入农房整治、路灯建设、景观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大田乡传承红色精神,开展“五访五帮五促”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完成路灯建设、污水管网改造、完全饮水等群众呼声较高的建设整改,创新集镇环境卫生保洁及垃圾清运模式,培育产业发展示范点,带动农户增收,增加村财收入。
走进整洁的集镇,只见一盏盏红军马灯悬挂街边,瞬间将我带入红色的情境之中。据乡领导介绍,大田乡的“红古绿”主题游、重走红军路、野外生存等体验项目正深入拓展,红军食堂、“红军粗粮”系列小吃、红色元素伴手礼等项目也在逐步开发中。同时,学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让青少年深切体悟当年的少年红军精神。而今,经过多年努力,一个以红色为底色打造的“少年红军文旅小镇”已初具雏形。围绕“中央少年红军”的主题,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和少共国际师的故事正一步步从史料里走进现实,中国工农红军军旗雕塑、少年红军雕塑、少年红军文化主题墙绘,以及众多红色景观小品、文化景观长廊等文创项目,构成一幅宏大壮阔的图景。比如,“少年红军行军战斗”的主题墙绘就是以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少年红军战斗为背景,结合大田苏区地理特点,融合山水林田等场景,以连环画形式生动再现少年红军奔赴前线,克服艰难险阻浴血奋战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就在这一刻,一组少年红军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组少年红军群像共四人,一个扛着红旗,一个吹号,两个平端着枪。尽管少年红军因时代所限没留下影像,但我依然坚信当年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和少共国际师真实的存在,因为他们一直鲜活地在史料里向后来人诉说着过往,他们坚毅的表情已被大田的山水铭记……栩栩如生的少年红军雕像让我肃然起敬。这些“带吴钩”的少年红军高举红旗冲走向战场时,没有想到会为大田这块土地抹上最亮眼的“少年红”。铭记过往,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当我走进古色古香的“老街庭院”,似乎从中找到了答案。这条经设计师们精心构图打造的老街,整洁的街道处处突显出农耕时代古朴的乡村气息,那些石砌的墙,那些层层叠叠的黑瓦,以及陶土罐里袅娜生长的绿意,都在诉说着以红色为底色的大田努力让各种文化产生多元叠加的效果。
那一丛绿植攀缘于黑瓦之间,悄然倾诉着步入新时代的大田正以一种五彩缤纷的面貌向前走……在大田乡非遗文化传习所,我惊喜地与大田乡间顽强生长的乡愁迎头相遇。其中,蚯蚓灯、跳花灯、走马灯都列入了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当人们在此沉浸式体验大田乡土生土长的非遗文化魅力时,对于那些过往的历史更有一种直观立体的认识。这一刻,从那条蜿蜒于墙边供人欣赏的蚯蚓灯,我感受到民间节日的狂欢。而别出心裁地将原来的供销社改造成“乡愁记忆馆”,则进一步集中展现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更有相去不远的供销文化。曾几何时,供销社的七尺柜台集合了人们对物资需求的梦想,针头线脑,一日三餐的盐油酱醋,供销社演绎的是一个时代的人间烟火。当大田乡的组织者将这些乡愁浓缩于小小的乡愁记忆馆时,我想,他们或许是在“大田少年红”之外,让人们品咂出生活的别样滋味。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正是为了后人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吗?
大田村上塅自然村太和堂(图源_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大田村上塅自然村太和堂杨氏祖屋,凝聚了一个家族活色生香的生活。而这天因历史契机抹上这么一种特殊的红色,这座建筑古朴气派的老屋在岁月风尘中就有了更丰富多彩的意味,从它成为大田区委、区革委会(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大田区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驻扎地开始。
2023年4月15日,我走进太和堂大门,首先被左右两边墙上书写的大标语吸引住了。“苏维埃是穷人的政府;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工农联合起来成立苏维埃政府;红军是中国民族和劳苦民众的救星。”当我仔细品味这些散发历史气息标语所蕴含的深意时,忽然想及此前刚领略过的非遗传习所和乡愁记忆馆,回望太和堂前展示的现代飞机、坦克、大炮,猛然理解了大田这个正以“少年红军文旅小镇”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的深层意味。在回望历史领略红色底蕴之中,让同样生长于大田的各种色彩组成立体的大田历史,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这是这座行稳致远的红色小镇开放包容的最美姿态。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㉚少年红军文旅小镇——大田村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⑨田野上的新飞跃
2025年01月09日
-
向绿 向新 向未来——周宁连续三年获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年终岁末,在周宁县的群山峻岭之间,处处迸发着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周宁县调后线(Y501)公路工程调羹际至山头段建设工地施工正酣,挖掘机、吊装机忙着疏理通道、运输钢架砖石;福建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磨刃区生产设备全线开动;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源源不断地输出潺潺绿电……
2025年01月09日
-
赖进益: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建设的长汀实践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领袖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饱含着对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殷切希望。而之前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九次重要指示批示,饱含着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谆谆嘱托,既是对革命老区长汀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勉励,也是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励和鼓舞,更是对我们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奋斗指引。
2025年01月07日
-
《海峡乡村》杂志社调研组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精神,12月26日,《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泉州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吴振宇一行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01月0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⑧惠屿电影岛
惠屿岛其实是一个建制村,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403户1400多人,曾是全市最贫困村庄,后来竟然从所在泉港区的倒数第一逆袭为第一村,更是入选了全国和美海岛,获评“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号。
2025年01月03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