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在周宁县授牌成立 钟陈灼/摄
1989年,习近平同志多次赴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在《闽东的振兴在“林”》这篇重要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近年来,周宁县牢记嘱托,持续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逐绿奋进,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坚守底线思维,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
针对周宁“九山半水半分田”现状,加快推进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浦源溪坪马铃薯示范基地
一是强化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探索推行农田党建“133”模式,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组联户制度,开展“千名党员助春耕”“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等活动,通过政策、金融、科技助力,制定地块、整改、奖惩三张清单,解决土地抛荒整治力量不足、资金短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认领耕地5309.9亩,2022年整治抛荒撂荒地7300多亩。
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盯办事项,统筹考虑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农田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及管护利用等因素,积极破解沼泽、冷浸烂泥田等低产水稻田改良问题,增加农田的产出。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万亩。
三是推广套种轮作模式。全面推广“幼龄茶苗+马铃薯”“葡萄+马铃薯”“幼龄茶苗+甘薯”“玉米+大豆”等套种模式和“马铃薯+大豆”“马铃薯+甘薯”“马铃薯+玉米”“马铃薯+水稻”等轮种模式,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全年全县马铃薯连片轮种、套种面积达到1万多亩,大大提高农民的收益。202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4106万亩、产量2.7775万吨,粮食生产成效排名宁德市第一名。
二、聚焦环境整治,夯实农业绿色发展根基
坚持突出重点、分段推进,加快解决化肥农药、废弃农膜、养殖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坂坑村有机垃圾处理房生产出的有机肥
一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通过推广有机肥、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2022年,全县推广有机肥10.1万亩次,种植绿肥4.0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5.06万亩次,秸秆还田2.32万亩,化肥使用量为10439吨,同比减少2.44%。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和依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防控,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模式。2022年以来,全县完成绿色防控面积71.27万亩次,完成统防统治面积42.31万亩次。2022年农药使用量较2021年同比减少4.92%。
溪坪村稻田
二是开展秸秆、农膜综合利用。推广一膜两年用、适时揭膜、机械拾膜等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可降解和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膜新产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1mm的超薄地膜。示范推广马铃薯稻草包芯、果茶菜园秸秆覆盖控湿保湿控草等技术,结合水稻机收,引导农机手规范操作,将稻草粉碎全量还田。2022年,农膜使用量440吨,农膜回收再利用量361.6吨,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2.18%;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18739.32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0.5%。
三是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粪污全量还田、粪便堆肥、粪水肥料化等方式,加快推进总投资1446.5万元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目前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5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三、厚植生态底色,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良好生态为基底,全力构筑“绿色”产业链,推动“生态佳”迈向“生态+”,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百合花基地,工人们正在打包百合花 黄起青/摄
一是构筑产业体系。立足“高山”“高优”特色,整合项目、技术、人才、资金,集中力量发展以高山马铃薯、高山冷凉花卉、高山茶叶为主导的“3+N”产业体系,深入挖掘鸡、牛、猪、兔、蜂等“土特产”资源潜力,推广“果—禽—蔬”“猪—沼—茶”等绿色立体循环发展产业模式。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5.9%,居宁德市第二,农业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全力打造县域富民主导产业,出台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奖补政策,引进延周百合、无锡向山兰园、文心兰、三杉科技等一批龙头花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产值达3亿多元,文心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打造“推门见花、开窗见绿”的宁德“后花园”。
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深化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推进周宁县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示范园基地项目、狮城镇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周宁县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项目等补短板项目建设,培育省级产业强镇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借助“周宁有鲤”等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2022年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6886.4万元、同比增长37.3%。发挥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等“美丽优势”,培育“康养+”新业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乡村旅游年吸引游客370万人次以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生态旅游饭”。
花卉基地直播现场
三是打响高山高优品牌。持续打造“周宁有鲤”区域公用品牌,开展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制定周宁高山马铃薯等领域地方标准,累计申注“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件,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以“生态”标签为周宁优质农产品赋能增值,助力“山里货”跨出小循环、涌入大市场。
四、强化科技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双效双赢”
落实“双碳”战略,优化产业、服务体系,开辟科学“用碳”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是推广应用绿色技术。整合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下派力量700余人,推出“一对多”片区发展模式,深入乡镇村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合理选择种植作物、引进优良种子种苗,推广绿色技术,2022年以来共发布农业主推技术12项,主推技术到位率100%。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三年来累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42期2640人次,下乡技术指导达到21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技术、知识水平。
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在纯池镇三门桥测产葡萄套种彩色马铃薯
二是实施良种培优工程。深化与福建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挂牌成立国家(云南)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德分中心周宁高山冷凉花卉科技小院,建成福建省内唯一的马铃薯高山科研基地、全国首个中华鲟保种中心等一批较为领先的高山种业基地,一体化推进“产学研用”。花卉产业仅2022年就研发培育新品种86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2项,大花蕙兰、多肉种苗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60%、70%。马铃薯产业每年可获得杂交种子5万粒以上,播种高代品系400个以上,展示新品种50个以上。养殖鲟鱼25000多尾,年产鱼子酱8-12吨,养殖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全国前列。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专家在浦源镇向日葵种植示范基地为花农解疑释惑
三是盘活资源要素。在宁德山区县首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整合梳理10大品类生产要素资源,推出大棚贷、垦荒贷、活体贷等14款金融产品,为农户提供线上登记公示、交易撮合、融资对接等服务,形成线上流转交易融资网络平台和线下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服务中心闭环服务机制,唤醒农村“沉睡资产”,累计盘活林地、茶园、耕地3.269万亩,发放贷款5338万元。
四是开辟用碳渠道。周宁国有林场完成宁德市首笔碳汇排放交易,成功“卖碳”13.6万吨,开辟“森林是碳库”的价值转化通道。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县域范围内拥有林业资源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等打造专属“碳汇贷”,累计发放42户1056万元,生态资源量化为农民手里的“真金白银”。(文/中共周宁县委乡村振兴办)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
周宁县以“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⑦芹溪奏响振兴“协奏曲”
芹溪又名银溪,因银矿资源丰富,村临两溪,故取名银溪。早在宋元祐年间设有宝丰银场,是我国古代六大银矿之一。明代正德年间,停止采矿炼银,部分采矿工仍居住于此,即为芹溪村先民。千年的铁石撞击声响,传唱着银光闪闪的岁月之歌,封矿后几百年来的刀锄犁耙与土地共咏着古老的农耕歌谣,近十几年来,芹溪人在同样的水土上奏响了摆脱贫困,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2024年12月25日
-
九榕迎客武陵溪
甲辰大雪季节,漫步武陵溪畔,一边是清凌凌的溪水跟随游客脚步流淌,另一边是九株古榕等距离排列,株株身躯魁梧,冠如华盖,遮天敝日,皆乃力拔山兮气盖势。古榕枝枝桠桠伸向溪面,村人喻之“九龙汲水”,十分形象,但作为初来乍到的我,感觉更像迎客榕,分明是许许多多热情挥舞的手臂,迎接四面八方客人。
2024年12月25日
-
2024海峡两岸(厦门)种业交流会启幕 共筑种业交流高地
2024海峡两岸(厦门)种业交流会(简称:“海峡两岸种业交流会”)23日在厦门市翔安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启幕。由中国种子协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指导,厦门市种子协会主办,厦门国贸凤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福建省种子协会、厦门市种子站、台湾种苗改进协会联合协办的本届交流会,本次海峡两岸种业交流会聚焦“种业振兴”工作要点,以“两岸融合 种芯相连”为交流会主题,旨在构建种业产业展览展示、交流交易一站式平台,深化海峡两岸农业领域合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磅礴动力,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进步伐。
2024年12月24日
-
2024福建省乡村文旅发展指数正式发布
12月17日,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评价服务中心、福建省旅游宣传中心在福州联合发布“2024福建省乡村文旅发展指数”评价结果。
2024年12月18日
-
海峡两岸(厦门)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大会暨首届现代农业(同安)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同安举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同安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动同安农业科技创新,搭建两岸农业领域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平台,构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4海峡两岸(厦门)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大会暨首届现代农业(同安)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会”)在厦门市同安区盛大开幕。
2024年12月17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