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坂中村

文_禾 源

 

1958年,宁德市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为响应国家“一五”计划,支持古田溪水电站建设,全村移民,有的外迁,有的就地迁移到现在的坂中。坂中村在历史的选择中做出贡献,又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一路前行。

 

 

春风吹拂

 

旧坂中的乡愁,荡漾在翠屏湖的碧波;新坂中的发展,挂念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的心头。

 

村干部把我引领到“四下基层”主题馆中,说:我们坂中村,虽然良田房舍都淹没在湖底,可迁居新村以来一直在享受着库区移民的优惠政策。这十几年来,一路满载荣誉前行,2013年被列为市级“整村推进”示范点,2016年获评“全省十佳小康库区村”,2019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如今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银耳第一村、“四下基层”实践基地村、湖光山色乡村旅游村。

 

长得结实、双脚还带泥的村干部,越说越起劲。他说,2012年,坂中村被县政府列为“点、线、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点,2013年又被列为市级“整村推进”示范点。也就在2013年的春天,一个夜晚,就在这俱乐部内,乡党委、政府领导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开会,共同商讨,决定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加强“点、线、面”相结合,逐步推进“美丽乡村”的各项建设工作,打造宜居村庄的工作思路。领导详细地讲述投入建设改造的资金来源和如何组织实施,村里的干部听着个个来劲,人人表态。从此坂中迈开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他说:“这一夜会开到很迟,散会了见村民家家都亮着灯,一个乡里的干部说,这场会把村闹醒了。”我听了他的讲述,如春风扑面,我来这里采集乡村振兴故事时正是仲春,真是春风吹拂,神清气爽,生机无限。

 

“六联”机制

 

我还流连在“四下基层”主题馆中,他催促我去参观“党员活动之家”“移民文化馆”等,可一路讲述的是银耳和水果产业的故事。他说:“坂中的发展也并不像一些人说的从前贫穷落后,坂中村一直享受移民政策,生产和生活水平并不比别的村差,再加上移民后原来一个有乡规模的村,现在只有121户口,525人,虽说水库淹没田园,可大部分的山场都在,称得上人少资源多。全村种植有水蜜桃、油柰、芙蓉李等水果700多亩,产值200多万元。你说会贫穷落后吗?如今还引进了著名乡贤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先生在村里发展新西兰猕猴桃新品种,前景自然是越来越好。前后的比较中,应该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过坂中村最主要的产业还是银耳生产。”

 

他说到这里时,我便追问:“你发展什么产业?”他浅浅一笑,说:“坂中村全村90%村民经济收入以银耳种植为主,我自然是多数人中的一员,再说村中流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我不住地点头。他呵呵两声,接着说:“坂中村的银耳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与档次,党支部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村里银耳产业一直存在生产分散、粗放、菇棚老旧、质量参差不齐、银耳量多价贱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支部多次开会,决心进行整治,在专家、县、乡挂村领导、驻村干部等的指导下,建立“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示范基地+检测机构+产品品牌+龙头企业”六联机制,升级菌业产业。2019年后,一年一台阶地推进。当年,坂中村党支部领办“农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投资493万元建设坂中村银耳生产标准示范基地,包含60间标准化银耳生产标准房,现在又投入几百万元建成光辐菇棚98间。接着合作社引进了福建省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银耳示范基地成立服务示范点,进行“一品一码”检测,追溯系统生成原辅材料种植、烘干、包装等环节凭证,为农产品上批发市场、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网络直销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致力于打造“坂中木耳”品牌,引进康益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三年“六联”机制科学地运转着。

 

为了更加规范管理,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坂中村党支部又将村银耳基地纳入当地企业的示范基地,对坂中生产出的优质银耳进行保底定向收购,当地企业将每年收购总额的1%—2%作为村集体收入,确保村集体与村民增收。同时,深入挖掘菌菇文化,提升食用菌产业文化附加值,先后建设“智慧银耳体验馆”“菌业记忆馆”等旅游项目。2021年6月30日,古田县首个食用菌科普展示馆——菌业记忆馆在坂中村揭牌开馆,配套建起品尝菌菇食品、发展银耳驿站与银耳电商直播中心。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六联”机制运营,我不得不打断了他的讲述,询问他,这过程中是不是也有曲折艰难?他说:“当然艰难,为此,拆除了旧菇棚60多间,厂房2个,仓库1家,阻力重重。但党支部班子硬,干部起带头,加上‘围桌茶谈’解民事、解民忧的工作机制创立,有了好方法,赢得好风气,群众又有看得见、摸得着利益,难也不难了。如今村财收入达50万元,百姓人均收入达3万元。”

 

 

围桌茶谈

 

人和业兴,坂中村如何赢得这个良好局面呢?

 

他不假思索,娓娓道来。“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在坂中村发扬,并结合村情建立“围桌茶谈”的好方式,赢得干群同心的好局面。“围桌茶谈”,初始因村民白天多在菇房里干农活,只能利用晚上时间收集民情民意,没有真正坐下来谈,效果不好。为提高效率,让更多人参与,便在夜晚进行“围桌茶谈”。2019年分别在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及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村民副主任的家中设立村民联系服务点,作为“围桌茶谈”据点,围绕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法律政策、进行农事技术交流等10类事项,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这个好方式,一直坚持至今。说一个案例,你就会体会这个方式的好处。

 

2021年,吉巷乡以打造“坂中·中国银耳第一村”为目标,引进上海同济大学团队,开展陪伴式规划服务,推进项目实施。其中在推进道路拓宽及“白改黑”、杆线下地工程建设时,需要拆除十余间菇房。部分群众对此产生不同的意见。土地,是农家生存之本;菇房,是种菇人收入保障。地占用了,菇房拆了,到哪去讨活?个别做思想工作时,他们以“等大家思想都通了再说”,一言拒之。村支书高益清搭准脉后,把相关群众都邀约到党群联系服务中心,开展了“围桌茶谈”,一杯杯热茶端上,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就在这平起平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中,难看的脸色不见了,入座前的“火药味”消散了,心平气和地摆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思路,最后在为村庄发展的大局中达成共识。高益清说:“只要大家愿意坐下来、敞开说,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湖畔升星

 

有个叫岛儿的作家这样写道:“老坂中”是浩瀚库区前世的宗脉,“新坂中”是美丽湖泊今生的儿女。为了让今生的儿女靓丽起来,坂中村外赋形象,建起了环湖长廊、临湖公园、天然浴场、野餐营地以及自行车道等设施;内养气质,建起了“四下基层”主题馆、移民文化馆、智慧银耳体验馆等。还为优质服务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服务设施。坂中,翠屏湖的今生儿女,惹得四方青睐。银耳研学教育基地、省委党校四下基层现场教学点,旅游开发公司等如同凤凰而栖,坂中走出的乡亲也纷纷返乡办民宿,发展产业。

 

村干部说:“2022年至2023年计划投入资金4070万元,用来改造主村干道沿线、旅游道路,建设银耳美食天地、银耳文创工坊、精品茶室等;打造梦幻沙滩,配备银耳号观光小火车,建设湖岸露营基地配齐相关配件,建设湖岸码头及购买配套红船等;打造乡村特产市集、湖岸民宿,建设官洋银耳酒庄、银耳部落。”虽说这些项目都只在实施中,但我们相信,翠屏湖畔就要升起一颗闪亮的乡村振兴之星。就要离开村庄,眷念回首,见村庄屋舍依山建,一排移民房镶嵌村中,古树掩荫,新花簇簇,“依伯”剥笋,“依母”浇花。富足美丽的坂中和谐在湖光山色中。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⑨春风吹拂坂中村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⑨春风吹拂坂中村

2024年4月19日 14:4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