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相思岭乡村旅游产业学院等共同组建基层服务践行团,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聚焦红色文旅,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联合开展为期6天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 唤醒初心使命

 

实践团师生一行先后前往龙岩永定、顺昌建西、漳州南靖和芗城、泉州德化等地,深入了解各个纪念馆背后的历史故事。

 

红旗不倒,江山永定。实践首站就来到了龙岩永定张鼎丞故居、金谷寺、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和永定土楼。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实践团成员被革命先烈们的伟大和崇高所震撼。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生动再现了那段承载着秘密交通线和交通员们的英勇作为的峥嵘岁月。永定土楼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建筑不仅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实践团了解了客家历史和文化,感受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走访龙岩永定 陈荣忠 /摄

 

青山记忆,年代建西。在顺昌县建西镇林区文化记忆馆,实践团被馆内丰富的展品所吸引。据了解,这里不仅是林区工人们辛勤劳动的见证地,更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师生们被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

 

古城烟火,千年漳州。漳州梅林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让实践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漳州梅林岩永靖军政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感受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战的磅礴力量;云水谣古镇融合古今,商铺林立,实践团在此领略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和自然风光。

 

海丝物源,千年古瓷。在德化高阳瓷帮古道,这条古道见证了德化瓷业的辉煌历史,也承载了无数瓷工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古道两旁的瓷窑遗址,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但依旧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气息。这些瓷窑见证了德化瓷业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如今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每一座瓷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讲述着瓷工们与瓷器之间的不解之缘。

 

传承之光不熄  精神之火永存

 

踏入伯公凹交通站的遗址区域,伯公凹“七烈士”之一邹端仁的曾孙——邹广敦向实践团深情讲述了一系列关于苏区交通站的红色故事,近距离感受“一盏明灯”“三块银元”和“七位烈士”的传奇,激发了实践团的强烈情感共鸣。

 

一盏明灯,薪火相传。实践团来到伯公庙前,邹广敦将象征着革命精神和红色记忆的伯公灯传递给第四代传承人吴宇豪,而后,吴宇豪又将这盏神圣的伯公灯传递给了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团,寓意“伯公凹精神”将代代守护,薪火相传。接过“伯公灯”,实践团立刻前往顺昌建西、漳州梅林以及德化高阳、宁德福鼎、福清市行知小学等地,将这盏信仰的明灯传递给更多的人,积极引导广大青年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谱写时代新篇章。

 

实践队到各地进行传灯 万飞鹏/摄

 

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共启繁荣新篇章

 

专业赋能振兴,共筑美好乡村。实践团紧扣“专业赋能振兴,共筑美好乡村”主题,结合学院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策略。通过走访顺昌县建西镇、龙岩市永定区、漳州市梅林镇及古城、德化县高阳村及内坂村等地,实践团不仅因地制宜,提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方案,还与顺昌县建西镇、南靖县梅林镇、德化县高阳村达成“百千万工程”签约,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因地制宜,精准赋能。实践团充分尊重顺昌县建西镇作为林业文化传承地的优势,聚焦人才,创新性提出“建西有‘才’”的乡村振兴方案。同时,依据乡村地形和特色,利用专业特长,借助无人机和3D建模打印技术,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进行精准建模,盘活各地文旅资源,赋能当地文旅文创,为数字乡村、数字文旅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团合照 陈荣忠/摄

 

一盏伯公灯,照亮三千里,三方同赋能,共圆振兴梦。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社会实践就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立足专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赋能文旅创新,打造数字乡村、数字文旅,做伯公灯精神的传灯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走访百里八闽乡路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走访百里八闽乡路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2024年12月27日 15:52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