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联合公布了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宣传对象名单,全省共30个村入选。
“金牌旅游村”涵盖了星级旅游村、美丽乡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休闲农业、森林人家、滨海渔村、侨乡特色村、少数民族村、扶贫村等。
从6月12日开始,小旅推出“金牌旅游村”系列推介,全方位来展现福建的这些美丽乡村旅游,第十三站我们来到的是南平市武夷山下梅村。
下梅村
武夷山下“清明上河图”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村落建于隋朝,兴于宋朝,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如果你想要寻味武夷茶,一定要去下梅村走走,这处安静的水乡不仅养育过柳永朱熹,还铺造了武夷“茶商水道”的传奇故事,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跟着一片茶叶去旅行
这个看似寻常的下梅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茶村,是闽北地区最富传奇色彩的地方。
下梅村保留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建筑,集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古街、古井、古码头、古集市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
邹氏家祠和邹氏大夫就是下梅村村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
除邹氏宗祠和邹氏大夫第之外,下梅村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一座邹氏闺绣楼,其原是大家宅第的附属建筑,也是过去大户人家的标配。
邹氏闺绣楼的大门左右两边为奴仆房间,类似现在的保安看门间,再进去一扇门在主人娶正房或者祭祖的时候才打开。
砖雕是两百多年前的工艺,明清时候的建筑主要是与主人的思想和身份是融为一体的,这也是所有古建筑里面保护最好的砖雕门楼。
大象头的官的印章,是帅印,出巷入巷,意味步步高升。
婆婆门,古代娶儿媳妇的标准,以胖为美,测胸围,测臀围,这样子看出去像是发家门,招财进宝的意思。
在未采茶的季节,村里大部分的人还是以农耕为主,上山砍柴,下田种菜,家家户户都会晒的糟菜,等晒干制作成酒糟菜。
小旅喜欢这个村子的原因还有一个,它保留着太多的传统工艺,就说打铁,已经在很多地方见不着了。
一条蜿蜒的梅溪流经整个下梅村,老人在民居前乘凉,孩童在街巷里嬉戏,此般景致,让人不禁驻步,细细品味。
屋檐下两排长长的靠椅被称为“每人靠”,意为每个人都能靠,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下梅村的街道很古老,狭窄且幽长,或土路,或细碎石路,不知承载过多少过往行人的步履,不知聆听过多少人欢马嘶。
交通攻略
(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海峡乡村》杂志投稿邮箱:hxxczzs@163.com
金牌旅游村第十三站:武夷山下的“清明上河图”——下梅村
-
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4月2日,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福州举行。原省旅游局正厅级巡视员、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省文旅厅机关纪委书记、一级调研员苏前松,省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基民以及福州市、泉州市、晋江市、连江县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有关乡镇、村书记等30多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省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苏永青主持。
2025年04月03日
-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2025年04月02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系列报道⑯姐妹花的舞台
2025年03月31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⑮莲池春早
莲池村地处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中东部,北接高朱村,南连北埭村,东临海,西靠岛中心,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集体林地面积20多亩。村域东面拥有莲池沙、滩澳口,全村分为上莲池、上李、徐肖、下李、下陈4个片区。2015年获首批国家级乡村品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3年获省级“金牌旅游村”及“最美微景观村落”等30多种荣誉称号,也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5年03月31日
-
龙岩:执“千万工程”之笔 绘闽西沃野“丰”景
龙岩这片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始终秉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创新实施“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探索推广“六个共富”机制,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省委“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面貌华丽蜕变,不断绘就乡村振兴美好“丰”景。
2025年03月26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