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洋古民居“五朝齐列一村落,一眼望穿千百年”说的便是前洋村的古民居。前洋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卓洋乡,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村庄依山傍水,四周连绵起伏的青山,村中两条小溪汇聚流入鳌江流域,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前洋村的历史文脉传承有序,宋代即有先民在此居住,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古村落格局历经数百年,仍较好地保持了原始风貌。目前,尚存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70余幢,祠堂、古街、炮楼、廊桥、石桥、水圳等古建遍布全村,乃至宋、元两朝遗址也依稀可见。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道、沟渠布局整齐合理,中无间杂,十分罕见;高墙深院,飞檐翘角,门窗雕刻十分精美,古韵浓厚,极具闽派建筑风格。
前洋村是个绝妙的地方,各个时期的建筑大大小小分布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别看这些建筑好似随意,但是这里头可是凝聚了村人的心血。余氏古厝建于明朝中期,是前洋村最古老的民居之一,三进六扇门,距今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大宅的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大气,是用整块的石板堆砌而成。大门木制,仿显贵府邸将军门建制,高约3米,门板厚而硬实,左右两侧门为隔屛,中间为对开式门窗,门前上方有遮雨檐,其两侧悬梁下有三层斗拱接精雕卷草花雀替。门上框有八瓣花形门簇2个,表示屋主人5至7品官阶。斗拱众多,装饰精美,显得相当豪华,透露出当年屋主人的富贵,也是如今难得见到的明代古民居代表性建筑。古村地面以青石板铺就而成,多是集中连片,一排两排,四栋五栋的排列规模,屋屋相连,户户相通。大多以土木结构为主的房子上被风雨侵袭得凹凸不平。宅院随处可以看见“前洋三绝”(木雕、泥雕、石雕)的痕迹,窗棂门楣、几桌、浮雕、透雕、镂空雕典雅华美,屋顶和墙壁则是立体感十足的泥雕,栩栩如生;柱础上造型古朴的花鸟虫鱼也给大宅添了几分匠气。精美的窗雕不仅代表了余氏古民居祖先的富庶,还代表了古代匠人精神。除了古厝,前洋还留存有各种古迹,继而形成一道道极具文化底蕴的风景。这里有着许多的明清石桥,顺着金水溪而走,便可将村中的这些桥都走一回。这些明清石桥古朴结实,给小村增加了不少古趣。其中一座廊桥直插稻田,桥下细水长流,两岸稻田青青,道不尽的清新雅致。
由于前洋村古建筑群集中连片,户与户之间明通暗连,这里曾经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村内存有较多红色遗址、遗物。前洋先人依靠有利地形,注重建筑布局排列以及房屋防水设计,帮助前洋村三百年来免遭山洪侵袭,这个奇特的现象甚至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组前来探秘。不仅如此,前洋先辈秉持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家风,他们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家风乡风,融入到歌谣、谚语、对联中,体现在精雕细镂的门窗、屏风、梁枋、撑拱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述说当年的繁荣昌盛,每一步、每一景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金牌旅游村】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 五朝遗韵 世外古村
-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2025年04月02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系列报道⑯姐妹花的舞台
2025年03月31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⑮莲池春早
莲池村地处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中东部,北接高朱村,南连北埭村,东临海,西靠岛中心,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集体林地面积20多亩。村域东面拥有莲池沙、滩澳口,全村分为上莲池、上李、徐肖、下李、下陈4个片区。2015年获首批国家级乡村品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3年获省级“金牌旅游村”及“最美微景观村落”等30多种荣誉称号,也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5年03月31日
-
龙岩:执“千万工程”之笔 绘闽西沃野“丰”景
龙岩这片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始终秉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创新实施“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探索推广“六个共富”机制,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省委“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面貌华丽蜕变,不断绘就乡村振兴美好“丰”景。
2025年03月26日
-
福建龙岩市:红土地上农村改革出良方
2025年03月21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