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一些地区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2018年以来,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福建整合各种资源,在农村户厕改造、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出台多种措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三年间,完成农房整治22万栋;完成户厕改造45万户,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普及率达98.4%;清理各类农村生活垃圾737万吨,清理沟渠13.8万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1万吨;实施100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推进6700多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一系列数据表明,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八闽乡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向往的地方。
压紧压实责任,注重常态长效
小道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在华安县丰山镇,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整条路走过来,鸡圈、牛圈、鸭圈全部整改了,生活环境变得非常舒适,空气也特别好。”村民林志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做不好的乡镇,不仅要加收保洁费,党委书记还要上电视台做发言表态,取消相关领导评优评先资格。”丰山镇镇长邹圭荣说。自从县里实施竞赛机制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了镇里的重要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福建高位部署,坚持“五级书记”亲自抓。省里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三年来召开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七场。“省级负总责、市级具体调度、县级履行主体责任、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体系,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工作部署一抓到底、整治责任层层落实。
在经济发达的闽南沿海厦门同安区,“一把扫把扫到底”,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经济欠发达的闽北山区松溪县祖墩乡,通过建设生活垃圾四分类宣教亭、垃圾智能分类系统,也实现了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
为实现常态长效,完善建管机制,省里出台《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组织编制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南等30多万份,举办培训班236场,提高基层干部管理水平。以县域为单位,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捆绑打包,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运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基本建立。
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地板干净清爽,便池马桶卫生整洁,洗手台上的绿植生机盎然。像莆田市城厢区顶墩村公厕那样,“内外兼修”的乡村公厕给村民们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
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整治过程中,福建始终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村庄建设上有表决权。鼓励乡贤捐资助建,探索推行付费服务制度。发动村民监督,建设互联网+督查投诉举报平台,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厕所革命改变的是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难点。有了村民的广泛支持,采取水冲式户厕和三格式户厕多种改造形式,福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三年完成户厕改造45万户,新建乡镇公厕1700多座、农村公厕5700多座。农村公厕管护被纳入村庄保洁范围,建立“一长两员”制度,确保了公厕有人管、管得好。
福州晋安区九峰村被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后,通过激发内力、两微整治、宅基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的杰出青年回村开办农家乐、开发乡村民宿,形成一股强劲的创业热潮。几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空心村”,蝶变成一个小溪潺潺、古树掩映的“网红村”,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随着村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得以迅速推进。2018年以来,全省完成农房整治22万栋,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37万吨,清理沟渠14万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1万吨。通过纳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村庄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等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1%。
鼓励先行先试,强化示范带动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离不开治理创新。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特别是2019年5月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闽东宁德市召开以来,福建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一系列治理新模式。
走进福州市长乐区长安村,只见村民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垃圾桶上还印有二维码。为了解垃圾分类情况,长安村创新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实行二维码刷卡,登录APP即可查看各家各户积分情况,让进村入户检查实现“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在邵武市吴家塘镇,通过使用无人机航拍,空中监测和地面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起立体式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这一快速、清晰、全覆盖、无死角获得影像资料的办法,为发现环境卫生整治死角和盲区提供了便利,大幅度提升了巡查效率和整改时效,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
鼓励先行先试,强化示范带动。在整治行动推进过程中,福建重视典型示范带动,按照“点上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思路,选择永春、永泰、上杭等十个工作抓得早、整治基础好的县作为重点,实现“县县有示范、项项有典型”。据统计,全省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庄6700多个,实施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1000个。
通过典型的引领,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整治氛围。三年来,累计组织党员83万人次带领群众1350多万人次参与“三清一改”。建设改造农村公路6239公里,占总任务的139%。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300多个,受益人口约480万人。
(来源:农民日报)
八闽乡村换新颜——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
福建省省长赵龙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月18日,福建省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022年02月21日
-
漳州芗城:暑期“官方带娃” 让孩子有“趣”处
体育锻炼、科学实验、创意绘画、劳动技能、音乐……今年暑假,芗城区国有企业漳州芗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以新桥中心小学、东铺头中心小学为试点,为近300名小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暨帮助解决孩子假期看护难题,又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2022年08月09日
-
“云中管阳”(首届)乡村振兴论坛系列活动圆满举行
8月6日至7日,云中管阳乡村振兴论坛系列活动在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圆满举行。
2022年08月09日
-
中国(福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绿色低碳产业高峰论坛在福州召开
8月7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兴业银行联合主办的“中国(福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绿色低碳产业高峰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
2022年08月08日
-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明旺一行拜访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8月3日,福建省委农办主任、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明旺一行拜访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就加强交流合作进行座谈,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潘征会长、陈明旺厅长出席并讲话。
2022年08月04日
- 2022-02-22
- 2021-11-17
- 2021-09-29
- 2021-09-25
- 2021-09-18
- 2021-09-03
- 2021-04-13
- 2021-02-01
-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