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主办的“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屏南经验”座谈会在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屏南调研基地共同承办。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针对“文创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析总结“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并对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导郑长铃出席并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导郑长铃

 

郑长铃从非遗传承的视角阐述他对屏南经验的认识。他表示,屏南有这么多积淀存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不仅是屏南人勤劳的表现,更是在累积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这种文化的再创造是福建人独有的,我觉得这是传统文化底蕴在起作用”。

 

他表示,文化最根本的是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总汇。这种总汇是产生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以才具备这样的创造力。

 

他强调,我们要认真总结屏南经验,主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要做成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晋江经验”这是需要去特别关注的一项工作。

 

郑长铃说,他走过很多乡村,在参观调研的同时也不断思索一个问题:乡村振兴的主体是谁?“比如很多人在做的艺术乡建,把追求幸福生活变成了追求艺术的美,然而做出来的老百姓觉得‘根本就不美’。这就是文化与村民产生的间隔距离。”面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郑长铃认为靠的是根据文化本质。要特别去注意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真正要唤醒的是村民文化的自觉。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找到主体,尊重主体的创造力,善于去引导他,然后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已荒废的村另当别论。

 

他认为,村庄引进新村民当然很不容易,但是如果没有老村民,如果他们自己没有真正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如果被遗弃,那么新村民带来的发展可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针对现在社会物质化,人空心化的现状,郑长铃认为不能回避,要直面问题,直面人心,才能做出有效的探索。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应多一点人文关怀,回到人的本体,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去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村民幸福生活和整个区域文化的发展。

 

郑长铃的发言围绕文化振兴与乡村主体的关系,从根本意义上点明了乡村振兴的目的与追求,他以人为本,以村民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与会者一致赞赏。

网站首页    学术交流    “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屏南经验”座谈会 | 系列演讲⑪

“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屏南经验”座谈会 | 系列演讲⑪

2024年5月7日 17:2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