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北村一角
屿北村位于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全村常住人口3188人,旅居各国侨胞100余人,是长乐著名侨乡。近年来,屿北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坚持以文化为纽带,凝聚发展合力,努力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走出了一条独具屿北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强化基层服务,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合力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大工程,不仅要推动乡村物质文明的深化发展,更要推动乡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荣,促使乡村用精神与物质“两条腿走路”。为了筑牢乡村文化高地,屿北村整合村庄原有场地、文化资源,建设约45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多功能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不断丰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文化服务中心,设置有图书室。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体验阅读,屿北村积极与镇文化站沟通联系,结合送书下乡活动,不断丰富图书类别。屿北村还充分利用、整合了妇联、残联、共青团等资源,在服务中心开展“关爱女性健康”、残疾人听力评估适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座等各类活动。同时,开展《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宣讲会、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基层服务品质。
郑公盾故居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屿北村投入了138万元完善提升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康乐疗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屿北公园;投入4万余元建设屿北村“百姓讲坛”示范点,建设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
如今,屿北公园每天晚上都能看到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一派歌舞欢腾的景象。村里还举行了广场舞比赛,大家互相比拼舞技,乐开了怀。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不仅是大家的经济情况都有所好转,更重要的是,农村的休闲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屿北村基层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汇聚,村子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保护传统文化,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近年来,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加速了乡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个突出例证是,屿北村加大村庄古建筑保护力度,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
郑公盾故居
屿北村结合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已投入20余万元对郑公盾故居、则莞厝古厝、林驸马祖厅等3处古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深挖文化内涵,并借助故居资源优势,与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结合,在郑公盾故居打造“公盾书屋”。公盾书屋成立之初,区图书馆配备约1000册图书,并安排技术人员指导书屋管理人员开展登记,借阅,上架等。为吸引更多群众闲暇之时前往公盾书屋看书,书屋管理员还不时组织开展亲子阅读、好书推荐等阅读活动。下一步,屿北村将对郑公盾故居周边进行环境整体提升,增加其文化底蕴,同时,使这些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
为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屿北村对抛荒地重新开发、规划设计,将废置田地打造为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学生实践基地,以“传承耕读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为主题,提供场景素质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2019年至今共举办实践活动15次,累计1000余人次参与。
屿北村还在全村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弘扬家风家训、制定村规民约、加强“我们的节日”文化建设等形式,传承传统文化,用淳朴乡风去凝聚人心。村书记带头编纂村志村史,深入挖掘地方志,记录村子的发展历程,让传统文化、历史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强化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增强人们的乡土情结。同时,屿北村用良好的家风家训感染人,用传统文化塑造人,用价值认同教育人,让离开乡村的人怀念乡村,重视亲情,守望“乡愁”。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特色,是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情”的有力载体。屿北村一方面推动古厝焕发生机,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创新载体形式,丰富乡村文化振兴内涵
走在屿北村的街道上,一幅幅生动亮眼的墙体彩绘分布在村中主干道、广场、公园等地方,吸引过往路人驻足欣赏。
文化墙
为了提高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屿北村创新文化载体形式,以打造文化墙为切入点,在村里多个显要位置绘制了一面面以移风易俗为内容的墙绘。
这些墙绘从婚丧嫁娶、孝老爱亲、革除陋习、文明节俭等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再附上宣传标语,既发挥了宣传作用,又扮靓了村中景色。
这些色彩鲜明的文化墙有800平方米左右,自2017年陆续绘制而成,制作文化墙的主要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内容。
“考虑到村民看文字类的宣传材料比较费劲,一般的宣讲多停留在说教上,后来我们就想到用绘画的方式,生动活泼,一目了然,大家一看就懂。”屿北村党支部书记蒋光佑说道。
文化墙赏心悦目,但在实施前期也曾遭到了部分村民的反对。“因为很多图画是需要画在村民家院子外墙,不少人不愿意,怕画不好影响外观,甚至有的还担心画上了就被列为公共场地。”
蒋光佑表示,对此,村委会进行了耐心解释,并在几户人家外墙先尝试。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参与,形成了较好的移风易俗宣传氛围。“移风易俗工作需要新颖的宣传方式,让村民心中有了对移风易俗的基本认识后,再深入引导开展相关工作。比如,我们村的老人会给孩子讲述墙画的故事和意义,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屿北村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屿北村也获得了2015-2017年度福州市级文明村。
以文化促发展,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近年来,屿北村以文化促发展,带动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为发挥宣传文化工作的先导和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屿北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美丽长乐”大行动,整治生态环境,提升宜居品质。截止目前,屿北村共清理生活垃圾300吨,整改房前屋后32处,同时对拆整后的空地进行美化绿化。此外,大力推动“微庭院”建设,倡导村民对房前屋后进行杂物清理、规整绿化,就地取材改造庭院,已打造“微庭院”20个。通过租赁等方式对村民闲置田地、废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微菜园、微果园,现已规划利用荒地26亩,建成微菜园19个、微果园6个,着力打造环乡田园景观带。
幸福田园
屿北村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将面积约600亩的散户田地流转给大地农业有限公司、金地农业合作社等设施农业企业,用于开展规模化设施农业大棚蔬菜种植,引进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及10种优质大棚蔬菜品种。目前,大棚蔬菜亩产量可达6000公斤,亩产值超过1.8万元,每亩可实现纯收入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屿北村积极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打造观光农业乐园,培育花果采摘项目,已建成5450平方米的各类花园、果园6个,整合30亩田地种植油菜花,建设游客栈道、花海公园,打造成“幸福田园”,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如今的屿北村青山如黛,湖光荡漾,白鹭飞舞,农田连片,保留了乡村原味,留住了记忆乡愁。“桃花园”“咏桂园”“幸福田园”“雨润梨园”等一个个小型田野公园,散落田间,串珠成线。公园内,小径通幽,大树繁茂,蔬果飘香。美丽屿北,正向人们展示它作为福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独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屿北村,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打造文化服务高地、保护乡村风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凝聚合力,有效带动了村庄的振兴发展,成为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的标杆和样板。
长乐屿北村:以文化促发展,凝合力谋振兴
-
品千年宋韵 论白茶未来 | 第五届中国白茶大会在政和开幕,开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5月18日,以 “三茶统筹 乡村振兴 宋韵风骨 政和白茶” 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白茶大会 政和白茶宣传推广周”在政和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5月19日
-
汇聚智慧 共话竹业未来 ——“专家企业面对面 汇智助力武夷竹”即将在武夷山举行
在“以竹代塑”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由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南平市林业局主办的“专家企业面对面 汇智助力武夷竹”活动将于2025年5月12日至14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隆重举行。
2025年05月12日
-
【金牌旅游村】永春县龙水村:漆篮之乡 慢享生活
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在那里有一座以漆篮闻名的小乡村,它就是被誉为“漆篮之乡”的龙水村。龙水村具有深厚的漆篮文化底蕴,以传承特色漆篮文化为出发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高级版“绿盈乡村”,被列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点,并于2021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金牌旅游村】三元区小蕉村:村在景中 景在村中
从喧嚣城市到静谧乡村需要多久?这次目的地给出的答案是“十多分钟”。小蕉村,距离三明市区仅13公里。那里群山环绕,溪水穿村而过,镜湖波光潋滟,村居整洁有序,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仿佛世外桃源。近年来,小蕉村持续致力于将农业景观、滨水景观、山林景观营造、保护与乡村人文资源的延续相结合,不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青山、镜湖、水杉、石桥相映成趣,游客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小蕉村成为三明河湖长卷中的一个焦点,于2021年获评“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举行
4月21日上午,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市饕餮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旅游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人大常委会指导,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主办。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4月27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