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村位于翔安区东北部,新圩镇东南部,下辖桂林、草埔宫、前边、园下、后寮、七里6个自然村,是一座典型的农耕村庄。聚落呈块状,种植业以龙眼树为主,农产品以水稻、花生、青葱、青蒜、胡萝卜等为主。从民居风格上看,属于红砖厝与石头厝之间的过渡地带。
桂林村山地面积约3034亩,森林覆盖率90%,放眼望去田野广袤,景色秀美,其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和非遗小吃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在桂林村七里自然村东北部有一处宋代寺庙遗址:境仕院遗址。该遗址地面保存良好,红砖墙体清晰可见,红砖地板形体多样,其中最为显眼、最具特色的是贴于墙基上的红砖浮雕,约0.38米见方,以传统双凤为题材,采用经典的环形构图方式,四个角落配以蝙蝠装饰纹样,构图饱满,纹理清晰。
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境仕院修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原寺名为“洞宫”(唐宫),后因有学者隐居寺中遂改“境仕院”。该寺供奉红脸清水祖师,村中前辈曾经在耕作中发现一尊樟木雕清水祖师神像,可惜毁于“文革”中。相传境仕院原住有99名和尚,均为武僧,属南少林一脉。
在桂林村最为出名的小吃为“蒜蓉枝”,这是一道具有闽南韵味的著名甜食。“蒜蓉枝”形如麻绳头,又名“绳仔股”(闽南语),拥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是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蒜蓉枝要做出传统老味道就得遵循古法,五个工序缺一不可,既讲究又专注,“老面接种”、“和面”、“搓条”、“油炸”、“挂霜”,每一步都影响着蒜蓉枝的品相和口感,一道道精湛的工序,造就了翔安新圩传统老手艺蒜蓉枝。
制作蒜蓉枝的非遗传承人——沈辉煌就居住在桂林村七里自然村。在坚守和继承祖辈“老味道”的基础上,沈辉煌深入顾客群调查了解,相继推出了多种口味的传统老手艺蒜蓉枝,让产品既有“老味道”又有新口味。他还接收学生进厂学习实践,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传统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已培养四十多个技术骨干和近百名员工,解决了部分人就近就业和就业难的问题,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桂林村制作“古早味”糕点小吃几乎是每家每户都会的手艺。除了蒜蓉枝,七里自然村还制作生产贡糖、麻酪、麦芽糖、花生酥等闽南人爱吃的“茶配”。
村民们在坚持古法制作的同时,也在积极谋求变化与突破——七里蒜蓉枝,有了蒜香、番茄、椒盐、香葱、黑糖、海苔等十余种口味,还有了小麻花的形式;“火兴”贡糖琢磨出了咸味的贡糖,咸甜参半的新口味反而更受欢迎;“七里香麦芽糖”改变传统走街串巷叫卖的形式,利用互联网销售,一天能卖出两三百斤……一道道令人垂涎的闽南传统小吃承载着桂林村民们的致富愿景。
“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让桂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一到周末,从厦门岛内、漳州、泉州驱车前来购买传统闽南小吃顺便休闲度假的客人络绎不绝,村道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2022年桂林村举办了首届厦门露营文化节,美食、山野、星空,当乡村文化、自然景观与新潮的露营元素相结合,吸引力剧增,为推动乡村观光消费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目前,桂林村数十种不同的产品稳定发展年产值约270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桂林村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相信“一村一品”将继续点亮村民增收致富的愿景,为翔安新圩乡村产业振兴输入强劲动力。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社)
厦门新圩镇:和美乡村 风韵桂林
-
福安潭头东昆村:“梅”好正当时 路畅业更兴
6月13日,在福安市潭头镇东昆村杨梅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红得发紫、带着晶莹露珠的东魁杨梅坠满枝头,格外诱人。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篮,准备运到周边市场销售。
2025年06月17日
-
【金牌旅游村】诏安县司下村:古韵新生 硒香四溢
在闽粤交界处的诏安县,坐落着一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司下村。这里青山环抱,绿水萦绕,古韵悠长的土楼与漫山遍野的茶田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近年来,司下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富硒农业观光、土楼文化体验、研学教育基地”三大特色产业,并塑造了“茶山”“月亮桥”“星光大道”、黄花风铃木花海、朱顶红花海、特色客家土楼等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先后获得“省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绿色村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于2022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成为闽粤边界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
2025年06月17日
-
我社执行社长吴振宇的政协提案得到福安市关工委的书面答复
日前,第十四届福安市政协委员、《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吴振宇在福安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第139号),收到福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书面答复函(安关委函〔2025〕1号 答复类别:D类)。
2025年06月13日
-
【金牌旅游村】平潭青观顶村:山海交响 石厝成韵
在东海之滨的平潭岛上,隐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秘境——青观顶村。这里山海相拥,石厝成韵,既镌刻着千年渔村的沧桑印记,又焕发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近年来,这个曾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称号,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开一幅山海交融的诗意画卷。
2025年06月1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㉒涓涓细流汇成无疆大爱
埕边村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区附近的五里桥(安平桥)畔,是一座美丽的侨村。因为埕边村有一位喜欢文学的小学校长高志良,我以前多次做客埕边,并曾经用文字记录过观感。虽然离别三年,但我对于这座侨村依然充满感情。有一天,高志良在电话里说,他已退休,但村里各方面变化非常明显。他的话引起我的兴趣,于是便有了五四青年节的这一次重访。
2025年06月12日
- 2025-06-11
- 2025-06-10
- 2025-04-07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