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家园

文_郑其岳

 

背靠青山,面朝大海,山水相依,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这就是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人。青礁村集多种荣誉于一身:中国首个闽台文化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福建省二十佳旅游特色村等,是厦门一张闪光的名片。

 

开台文化公园

 

青礁村从北宋建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地至今还流传着“祖孙五代三尚书”“一村二十四进士”的佳话。行走在青礁村,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的红砖古厝、文物古迹和宗教场所。

 

院前村是青礁村的一个自然村,人口700多人。尤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此处有一个叫“济生缘”的文旅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声名远播,吸引了国内外的取经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实际上,十多年前的时候,院前村还是房屋破旧,杂草丛生,禽畜放养,污水横流,像是村里的一块不堪入目的“补丁”,曾被列为“拆迁村”。那时候的厦门,房价已飙升至全国第四,即便是市郊的农村,也不便宜,村民理应拍手称快才是。但当时的村委和有志之士却不想靠房地产坐享其成。他们认为,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两岸关系深远,有很好的保留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于是,当时的村委和一位青年陈俊雄就联袂向上级反映,反复沟通,甚至立下“军令状”,要让院前村改天换地。他们的苦心和决心,包括对前景的规划,终于得到上级的认可。

 

6月的一天,我在村妇联主席颜顺华等人的陪同下,走访了几处经济发展的典型,最后来到了院前村的济生缘。济生缘的常务副理事长颜妙治女士,忙于接团参观,叫人捧上刚出炉的凤梨酥,还有冬瓜茶,让我品尝。

 

从2014年3月开始,院前自然村依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投工投劳达数千人次,大力整治“脏乱差”。到年底,整治村民的鸡窝、猪舍、鸽巢、厕所等犄角旮旯,清理出大量的垃圾,并植树种花,美化环境。这场整治行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建立了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

 

青礁村位于海沧和漳州的结合部,如何吸引城里人的到来,是陈俊雄一帮年轻人要做文章的地方。城市车水马龙,市声喧嚣,学校尽管闹中取静,却很难找到一块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地,用予施展拳脚。多数中小学生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急需“第二课堂”的补充。

 

陈俊雄等人就在院前村开辟了两亩土地,为学生研学和亲子活动提供农耕实践的场所。虽初试锋芒,却小有收获。在院前村的墙壁上有一句标语:“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十个大字映入眼帘,一看便知这里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两岸共同文化的记忆点之一,青礁村是体现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摇篮。村里有一个文化公园,为纪念“开台王”颜思齐而创建。公园中,建了一座开台文化展示馆——思齐堂,展示着颜思齐招集移民,大规模开垦台湾的事迹,其中不少是颜氏的后裔,在台湾开枝散叶,而整个青礁村颜氏居民占据90%左右。

 

这里不仅是颜思齐的故乡,还是保生慈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站在院前触目所及就是青礁慈济东宫。早在北宋年间,保生大帝吴夲,行医问诊,济世救人,深受人们爱戴。为了纪念吴夲,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建立了青礁慈济东宫。如今在慈济东宫的岐山山顶上,矗立着一尊高达18米的保生大帝塑像,庇护着山脚下的一方热土。后来保生慈济文化遍布全世界,仅台湾就有保生大帝宫庙近百座。青礁慈济东宫被誉为“闽台慈济第一宫”,是厦门最大的民间信仰场所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每年的4月18日,世界各地的人们,特别是台湾同胞纷纷前来参加青礁慈济祖宫的祭祀活动,已成为一种惯例,加深了两岸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交流。

 

台胞王嘉麟一家四口从2018年开始,就从台湾高雄搬来青礁居住,成了“在地村民”。问其缘由,她说:“这里是两岸宗亲交流很频繁的地方,还有人情味,让我体验到有家的感觉,风土人情跟我在台湾从小生长的地方非常相似,语言也相通。”

 

借助台湾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技术,促进研学、团建和实践的活动应运而生,济生缘随之流转了20亩土地,开始放开手脚大力拓展文旅项目,吸引了厦门、漳州市区的中小学生接踵而至。

 

风梨酥是台湾早就风靡世界的甜品,济生缘在台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其作为食品的重中之重,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改进提升,更是多方调查研究,最终选择在富产凤梨的漳州市定点生产,做到采收后立即加工,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和质量。在院前济生缘凤梨酥的生产现场,游客可以隔着玻璃观看制作过程,大人小孩还可以共同参与DIY制作凤梨酥。凤梨酥成为游客最主要的伴手礼品。

 

同时,寿司、布丁等甜品的DIY,蔬菜沙拉DIY,还有本地传统特色的粽子、水饺、豆浆的制作,以及野炊烧烤,传承了中国人擅长在食品中花样翻新的优良传统,又镌入“民以食为天”的基因深处。

 

企业千方百计开辟更多的空间,让游客拥有不同的选择,享受动手的快乐。除此之外,还有陶艺DIY、雨伞DIY以及农耕和多肉花卉DIY等,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尤其是陶艺和农耕,让孩子们沉溺其中,甚至弄得灰头土脸也自有情趣。

 

济生缘实行的是股份制企业,院前村有50户村民入股,每年分红可观,还有四五十名的村民常年在各个领域和不同环节务工,又增加了收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一种必然。济生缘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吸引全国各省市参观学习考察团的到来。从颜妙治口中得知,每天基本都有考察团到来,可谓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最多一天七八个团,一年不少于400个团。从她微信上的朋友圈可以发现,仅5月到6月中旬,全国就有30个省市的考察团跟她对接,有不少省市还来了好几个团。考察者中,有三名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及上百名部厅级干部,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同时,还吸引了“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的考察团,成为多种肤色和语言的交汇之处。这种趋之若鹜的现象,超出我的想象。

 

济生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初创时“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在三年新冠疫情的防控时期,因为控制人员流动和聚集,企业运作基本处于停滞,近于门可罗雀。当然济生缘的成功,也像蝴蝶效应一样,带动了其他相关类别企业的发展。在青礁村一片花卉园里,我们遇到了园主肖华,这个瘦高个的湖北人,体现了“天上有九头鸟,地上有湖北佬”的精明,既娶了当地勤劳能干的村姑为妻子,又夫唱妇随共同经营花卉园,为济生缘和外地提供多肉植物产品,形成相辅相成的态势。

 

花卉园一角

 

看到我们的到来,肖华和妻子眉开眼笑,非常热情。转眼间肖华就穿上防水服涉入荷塘,摘取了一朵黄灿灿的荷花,他说这叫“九品香莲”,可以泡水喝。一会儿,那朵黄花立即在开水中,泡出黄澄澄的汤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肖华告诉我们,多年前就投资50万元,在离青礁村不远的一座山上开始创业,种下的花卉多达千种,无奈广种薄收。后来以质取胜,搬到青礁村租了4亩地,主要种植多肉植物,还有一些水生植物。还养殖柯尔鸭、鸡、鹅等观赏性的禽类,做到动静结合,为研学活动创造条件。

 

济生缘的农家餐厅,由于精选新鲜的蔬菜和土猪、土鸡、土鸭等食材,讲究烹调技术,经营得风生水起,为企业的收入注入源头活水。在村庄的一隅,还有中粮集团的面粉生产企业和台湾的多力葵花籽油生产企业,吸纳了不少村民就业,也带动了村里种养业的发展。

 

我们来到蔬菜种植专业户颜晓俊的公司里,了解到他拥有五亩的大棚,种植各种应季蔬菜和一些反季节蔬菜,平时聘请了十多位村民管理。我们看到许多工人正在装箱打包,其中有九层塔、罗勒、清香木、黄金柳、豆苗等等,大部分的菜品稀奇古怪,为我首次知晓。

 

中午时分,我路过村里的“幸福食堂”,进去一看,有三个桌子的老人正在吃着午饭。据了解,村里为75岁以上的70多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一人一餐的伙食费12元,一年需要几十万元。在食堂的外墙上贴有一张捐赠榜:捐资从几千元到20万元不等,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济生缘则在每年的重阳节,宴请全村的老人,名曰“百叟宴”,这种尊老爱老在当地已蔚然成风。

 

青礁村乡村振兴的工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广泛动员,整治“脏乱差”,优化环境;二是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借助台湾技术,不断改进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实践项目,吸引游客;三是实施股份制,增加村民收入;四是多家企业吸纳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作为山水家园的青礁村,既有山的稳重,又有水的灵动,他们振兴乡村的事业方兴未艾!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㊲山水间的家园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㊲山水间的家园

2024年8月19日 10:00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